公务员进牢房体验有多大可行性?
到牢房体验 无助防腐拒变
本报评论员 王任辉
2月1日广东省人大分组讨论组时,广东省人大代表叶鹏智表示为了加强公务员防腐建设,建议每一个公务员都应该到牢房里去体验一个星期生活。据2月2日《南方都市报》
必须首先承认:这位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初衷很好,而且颇具创意。因此,“官员到牢房体验”的建议也得到了大多网民的支持,有一项调查显示:81.96%的网民支持这条建议,认为“用心良苦”,只有15.77%的网民持反对意见,认为“简直荒唐”。
我们也不妨分析一下官员到牢房体验的可行性和作用有多大。叶鹏智说:“应该是一个牢房放一个,还要剃光头,他们就知道自由的重要性了。”只体验一周时间,还要剃光头,这就是说,一周后走出牢房的公务员,不论省部级高官,还是基层官员人人都将是大光头,想一想,纪检、组织部门再有魄力恐怕也难同意这个太雷人的创意吧?
即便纪检、组织部门同意搞这么一个体验活动,官员们就能“自由诚可贵”了?毕竟是体验,呆在牢房里的官员心态当然与服刑人员不一样,官员们不是罪犯,本身就是自由的,冲其量是在牢房里体验当作一次特殊刺激的活动而已,官员们怎么能体会到失去自由的痛苦?退一步讲,各级的官员真到了牢房,监狱管理部门还真会将这些官员当罪犯对待?都是有行政级别的公务员,同为公务员的监狱管理人员还能让这些官员吃不好、喝不足?没准还会有监狱管理人员借机去讨好这些平时很难见到的官员?这些都是不难预见的、符合常理的情况,就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谁还能底气十足地说此建议会有防腐功效?所以,即便不能说这个建议太荒唐,至少也算“无本之木”的建议,太缺乏现实基础和可操作性。
让官员到牢房里体验与组织官员参观监狱没有什么区别。2009年12月15日,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就率领杭州市主要领导干部,到位于萧山的南郊监狱接受了一场特殊的党风廉政教育。在南郊监狱,看到那些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参观的领导干部们表示“感触很深刻”。感触很深刻,并不等于官员永远不变质,更不能因此说腐败现象将永远消失。在腐败土壤没有铲除的前提下,无论是官员参观监狱,还是让官员到牢房体验,终究不过是一场防腐拒变的集体走秀活动,能起到多大的防腐效果呢?
都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对权力来说也不例外,根除腐败的前提是必须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即保障官员手中的权力公开、透明、公正、合理地行使,否则权力行使者难免会滋生贪欲,致使权力被滥用,腐败变质行为也就在所难免。官员之所以前“腐”后继,不仅是权力运行不透明,而且对官员权力的行使也缺乏有效的监督,致使那些腐败官员为所欲为。
说到头,推进官员防腐败建设,还得从权力的行使上抓起、从对权力的监督上抓起,毕竟,“官员到牢房体验”的建议是不切实际的隔靴搔痒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