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中界的倡议,让人温暖

(2009-12-31 21:34:50)
标签:

杂谈

孙中界的倡议,让人温暖
孙中界的倡议传递了一种力量

本报评论员  王任辉


   “希望每一个司机以后继续做好事,继续帮助别人,但帮助别人的时候,同时要为自己留好证据,以免不则(应为“以免不测”)……”,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中断指表清白的孙中界向全国司机发出倡议:希望每个司机以后继续做好事,继续帮助别人。  据12月31日人民网

     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孙中界的倡议让人感到一丝温暖。这位以断指方式与上海交通执法部门“叫板”的河南小伙子,用他的勇气和责任不仅证明了他自己的清白,而且撕开了震惊全国的“钓鱼执法”的黑幕,如果没有孙中界,“钓鱼执法”的丑行也许还在以合法的名义在玷污着这个社会的公平和法制。
     正是由于“钓鱼执法”丑行的曝光,全国的交通执法方式才有所改观。今天,孙中界通过人民网向全国司机发出倡议:希望每个司机以后继续做好事,继续帮助别人。这种基于良知和责任的倡议,其价值不亚于断指行为,他的倡议显然已经跳出了自我,把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良和爱心传递给了社会上更多的人,这种榜样的力量让人倍感温暖。
     我们如此称赞孙中界,绝不是有意地拔高,而是他的行为确实具有标志意义,让人感动。我们之所以放大孙中界的倡议,是因为“钓鱼执法”这样的执法闹剧仍没有彻底绝迹。
     2009年8月12日,福建泉州三名民警乔装成嫖客去查处卖淫行为,三民警通过“妈咪”陈某找来3名小姐去“开房”。第二天凌晨,3名小姐在泉州某酒店准备卖淫时,被警方人赃俱获,陈某随即落网。陈某的辩护律师就认为警察使用了“钓鱼执法”。尽管辩护律师看出了玄机,但辩护律师能阻止“钓鱼执法”的再次发生?不能!
     孙中界自断手指后,“钓鱼执法”在上海几乎消失,但谁敢肯定说这种可耻的执法方式在全国其他地方就消失了?如果“钓鱼执法”现象不彻底根除,还会有无辜的司机像孙中界那样成为某些无良执法人员手中的“鱼”。果真再出现那一幕,难道还需要被“钓”者像孙中界那样断指?正是基于这样的顾虑,孙中界在倡议中告诫司机们:“以后再遇到‘钓鱼执法’,不要像我那么冲动,那么傻,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吧!”。
     历史无情地验证着一个尴尬的规律:每一次凄惨的、震惊社会的事件,均能或多或少地完善一项制度或一类现象。 2003年,由于被收容者孙志刚被活活打死在收容所,实施21年之久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才被废止,孙志刚的惨死,换来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新生。尽管暂时还没有看到孙中界断指催生的制度之变,但“钓鱼执法”已成为一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与其说这是孙中界一个人的胜利,倒不如说这是这个社会向公平正义的目标迈出了一小步,至少我们现在很少看到“钓鱼执法”的阴影了。
     在新年的第一天,我们体味孙中界的倡议,是希望像“钓鱼执法”这样的执法犯法的丑行、一切来自行政领域的胡作非为彻底远离我们这个社会,当公民的守法行为不再被“钓鱼执法”戕害时,公民与公权的博弈才不存在黑幕与陷阱。这些就是我们被孙中界感动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