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府解决住房,靠谱吗?
公众不应指望政府去建商品房
本报评论员 王任辉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11月14日在南京表示,“2/3的房子都应由政府提供,1/3开发商去做,这样才能把房价问题解决”。在土地供应方面,他表示政府应该把交通方便的地段,留下来给老百姓盖房子,富人有钱,可以把高档房建到郊区去。
据11月15日《扬子晚报》
在中国房价持续“发高烧”的情况下,寻找病根的人很多,但开出良方的人则很少,龙永图的观点可以视为一剂根治房价高烧的药方,这个方子如果真能用于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即便不能马上彻底解决房价问题,至少也能使房价“退烧”。
龙永图的观点符合公众的期望,也提出了解决高房价的一个新办法,所以他的话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与喝彩。不过,在喝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要解决目前的畸高房价,还不能因此而乐观。尽管龙永图很有知名度,但他现在的身份并非政府官员,能有多少政府部门和官员认可他的建议很难说,至于他的观点能否被纳入国家的决策层面就更难说了。当然,这还不算主要原因,房价高烧不停的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业牵动着许多拥有决策权和审批权的部门及许多官员及开发商的核心利益。
遗憾的许多既得利益者并不承认这一点,并且抛出奇谈怪论混淆视听。更多的官员和专家认为强劲的购房需求是畸高房价的推手,其实这个观点根本经不起推敲,哪个国家的居民对房地产没有需求?没有需求的市场还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吗?又有哪个国家的房价收入比能比中国高?
遗憾的是,中国的房价高得离谱时,还有专家为这种离谱的房价给出同样离谱的原因。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在今年9月初抛出了“丈母娘需求推高房价”;10月17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又抛出更新的观点,称双方父母和祖父母为独生子女购买婚房的“第三方埋单”现象,扭曲了房屋的市场价格;11月13日,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更是公开为房价上涨继续造势:“土地日益稀缺,商品房价格还是要上涨的,任何人没有办法进行抑制。”土地既然稀缺,炒卖地皮之事怎么从未绝迹?
据媒体报道,进入今年9月,土地市场愈加红火,在短短10多天时间内,国内房地产开发商已投入了近300亿元用于土地争夺。北京东三环长虹桥旁的工体北路4号地块,是北京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可谓寸土寸金。就是这么值钱的地段,不也被港商李泽楷在拍得后闲置了三年,今年7月被转手出售了吗?仅此一转手,李泽楷狂赚2.35亿。对这种为高房价推波助澜的非法炒地行为,有关监管部门难道不知道?
同时,在政府看来,房地产业仍然是一个“支柱产业”,它对拉动其他行业、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功不可没。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政府投巨资建商品房现实吗?简直有点与虎谋皮的感觉。所以,对公众来说,政府建不建商品房不重要,重要的是房价啥时能降下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