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贿门”事件越闹越大并非坏事

(2009-08-20 23:53:09)
标签:

杂谈

“行贿门”事件越闹越大并非坏事

本报评论员 王任辉

     8月19日,美国司法部公布了关于CCI行贿案系列文件,除之前曝光的6家中国企业外,还披露了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大唐电力、定州电力(音译)3家新的中国企业卷入“受贿门”,以及CCI对中国企业每笔行贿细节,回扣、旅游、孩子学费等五花八门的行贿手段乱人眼球。
                                             据8月20日《京华时报》

    “行贿门”事件刚一曝出,中海油率先表示自己公司及员工是清白的。公众也更希望这些国有企业没有被卷入“行贿门”事件,没想到,美国司法部8月19日宣布又有3家中国企业卷入CCI公司的“行贿门”,难道是美国司法部在给中国的这些响当当的国有企业破脏水?对于严肃的法律事件,作为司法部门,美国司法部不会这么轻率吧?
      奇怪的是,面对美国司法部的指控,被卷入“行贿门”的国有企业回击这种指控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清白而不屑搭理美国司法部?还是真有“七寸”被美国人捏住了?谁也不知道,但谁都想知道。不过,从美国司法部公布的有关文件看,美国司法部似乎很有把握,证据中还包含一份CCI高管MarioCovino的认罪书,这份认罪书披露,为了获得订单,CCI公司在2003年3月到2007年8月间,总共支付100万美元给国有企业官员,CCI公司因此获得利润约500万美元。如果不是诬陷中国的国有企业,这份认罪书中所涉内容肯定也不是捕风捉影。如果真是这样,被卷入“行贿门”的国有企业已经触犯法律。
     因此,美国司法部在这个关口公布了关于CCI行贿案系列文件,实际上是把这个球踢给了中国的司法部门——看看中国司法部门如何处理涉嫌受贿的国有企业。不过,迄今为止,中国的司法部门并没有对此事表态。
     卷入“行贿门”事件的企业大多为国有垄断企业,在国内企业界举足轻重,但是不论什么样的企业,公司员工吃回扣、接受免费旅游等行为显然等同于接受了商业贿赂,如果有关企业真接受了对方的贿赂,势必致使采购成本虚高,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显然已经触犯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定,应受到法律的惩处。
     如果有关企业还拿不出自证清白的证据,那么司法部门再无动于衷,就是对法律的蔑视和失职渎职了。反过来想,如果美国司法部公布的行贿内容属实,更多的中国国有企业卷入“行贿门”事件也不全是坏事,因为只有这样,司法部门才能将雪藏这些国有企业内部的腐败毒瘤早日铲除。从这个角度看,“行贿门”事件越闹越大并不是件坏事。
     全社会已经宠坏了不少国有垄断企业,但愿在“行贿门”事件的调查处理中,有关部门能坚守住法律的底线和尊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