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乱作为  百姓能奈何?

(2009-02-25 22:36:01)
标签:

杂谈

      日前,无锡市政府作出了一个让外界觉得匪夷所思的决定:关闭、拆除该市市区1241个报刊便民亭(棚、摊、点)。于是自本周一起,早起上班的无锡市民惊讶地发现,他们再无报纸可买。负责实施这次行动的是无锡市城管局,他们的执法理由是"取缔非法"。这让很多报刊便民亭的业主哭笑不得,因为他们一直都在与城管发生关系--无论是当年买亭子,还是每年上交多达几万元的管理费。
                                                                   据2月25日《现代快报》

    一夜之间拆了那么多便民亭,无非是在无锡街上买不到报纸了,无非是许多下岗职工再次失业,但是,到底是政府部门为什么不顾民意、要折腾这么一出匪夷所思的事情,则有厘清的必要。
    这些亭子是城管部门当初以3.5万元租赁给经营者的,而且城管部门还向经营者发放了《便民行业定点许可证》,每年还向经营者收取管理费,再说了,这些便民亭都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属于合法经营,怎么说拆就拆了?是城管部门自断财路还是另有隐情?
     曾被城管部门认定为“合法”的便民亭怎么突然成了“非法”的?无锡城管局市容处负责人表示,他们只认一个证:临时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这么说来,有此证的就是合法的了,事实上拥有此证的便民亭也被一起拆除,这又做何解释?这么胡乱作为不是执法犯法还能怎么解释?
     政府部门胡乱作为的本意不只在“执法整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迎接即将在无锡举办的一个论坛。看来,此事件的幕后推手还是无锡市政府,城管部门也不过一个执行的工具而已。组织一次论坛无可厚非,但因此而劳民伤财、胡乱折腾则有点匪夷所思了。报刊便民亭可是无锡市政府曾经确定的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为举办一个论坛就轻易把这个民心工程推倒实在难以服人。经营报刊便民亭的业主,大多为无锡市的下岗失业人员,强制拆除了这些便民亭,等于断了这些人的生计。是举办一次论坛重要还是群众的生计重要?在面子工程出来时,就能将民心工程随意丢弃,民众谁还会相信政府的承诺?政府的公信力就这样被自己糟蹋了。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而在传播信息、泓扬文化中,书报的作用无可替代,所以说,拆除书报亭无异于割断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的脐带,从这个意义上讲,拆除书报便民亭的行为也是一种愚蠢的行政行为。
    在法律层面上,无锡市的做法也很难站得住脚。根据《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政府没有依法举行听证就拆除这么多书报便民亭,已经涉嫌程序违法。遗憾的是,无锡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出的一纸《告知书》轻易地将法制的原则抛到了脑后。是政府和政府官员们不懂法吗?是官员们意识不到这么做的荒唐与愚蠢吗?当然不是。
    举办一个高水平的论坛,对政府来说可谓名利双收,既能快速提升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也能为官员政绩增添许多光环。这就是当民生工程有可能影响政绩工程的形象时,政府不惜涉嫌违法而迅速砍掉民生工程的主要原因。其结果是,论坛倒是举办了,官员们也捞得了政治资本,而普通市民则身受了书报便民亭被拆除的不方便,书报便民亭的经营者则成了政绩工程的牺牲品。
    当初,认定合法是政府;现在,以非法之名拆除还是政府。如果普通百姓这么做事,早被政府有关部门扣上了“违法”的大帽子,当政府成为违法的主体时,怎么只字不提法律了?朝令夕改、无视民意,谁还能指望这样言而无信的政府为民考虑?不替老百姓考虑、办事也罢了,但执法犯法、胡乱作为显然不是政府的应有之举。政府就这么胡乱作为,普通群众又能奈何?这就牵出一个沉重的命题:谁来管管政府的胡乱作为?谁又能管得了政府的胡乱作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