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值班随记

(2007-08-27 22:24:53)
标签:

人文/历史

   今天我值班。
   我很高兴,因为好久没有与普通民众聊社会上的事
了,与他(她)们交流一次,我就多一次收获。
   今天我很幸运,值班时接触到3类不同的事情。还没到值班室,市公用事业局

谢局长(一把手)的电话就打到了我手机上,仔细一听,原来是昨天一位同事报

道的车用天然气市场供应不足导致出租车排队加气等,报道与事实有不符之处。由于我刚从外地回来,还没见到昨天的报纸,但为了顾及与我私交还不错的(否

则,他找不着我,也不会找我)这位局座,我很负责、客气地征求他的意见:如果是私下交流,我把他的意见转给我的同事,如果认为报道失实或有差错,可以按正常程序,向报社的总编办进行投诉,最好让他的手下办这事,局长就不用事必躬亲了。下午,报道涉及的加气站的领导赶到报社向有关领导解释真相(由于谢局里训斥了他)
    这件事,姑且不论记者报道的失实与否,我只想说,媒体在现代社会最能体

现立杆见影作用的还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大型国有企业及重视社会形象的民

营企业。经常碰到老百姓找我,什么什么事你给报道下,我想起了一句很粗俗但

很实在的话:“死猪不怕开水烫”。媒体的监督起作用的前提必须是被监督的不

是“死猪”。
    第二个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近50岁的男子,家在位于地处偏僻的淄川区东南

方向的太河乡。我去过那个地方,那是淄博市的一个主要水源地。这位中年人来

找我们的原因是为今年考上大专的儿子的学费来寻求媒体的帮助。他说了一大堆

家庭困难的理由,以证明他寻求资助的必要性;他也列举了媒体报道并发动社会

资助的例子,来证明他此行的可行性;他反复夸他儿子学习成绩的优秀,是在表

明他寻求社会帮助的合理性。
    他的出发点没错,只是他把媒体和社会当成了慈善机构。而这两者尽管客观

上做过普度众生的善事,但毕竟不是慈善机构;纵然这种一时的慈善行为能解决

一个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但毕竟它只是“白菜”,而不是“白菜种子”,因此

,这样的社会捐助天生就缺乏生命的活力。因此,我渴望一种机制性的、制度性

的、附带责任、义务及法律的救助制度能使这类问题圆满解决。
    而这位老兄的情况,我认为“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的一种类型

,即对考入本省内高校内的、入学前户籍在本省的大学生提供的一种国家政策性

的助学贷款,具体操作是:学校考察学生实际家庭困难后,核定贷款金额,并为

学生提供贷款担保证明,学生拿着学校这一套手续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城

市>信用社办理助学贷款。这种贷款在学生上学期间,由国家财政贴息,即实际上

无息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一般在当天就能办成。)
    听了我的介绍,这位老兄似乎明白了,他高兴地礼貌的向我道谢。
    他推开值班室的玻璃门轻快地走了出去,在玻璃门上留下一个斜长的身影,

但愿这样的身影不要在出现,那一定是一个人人有权利、有机会、有条件接受高

等教育的时代,那时普天下困难家庭的父亲还会跑这么远为子女的学费奔波吗?

我期待那一天。
    最后站在我面前的是一名只有21岁的小伙,他一进门就嚷着要给我说他的私

事,我一惊,对于别人的隐私,媒体有一种天然的警惕和躲避,还有他这么公开

找上门张扬自己隐私的男人吗?
    他是济宁人,高中毕业。从他飞快的、方言较重的语句中我听到了一个让我

心里偷偷发笑的事情。原来,他认识一个多月的女朋友乘他回老家三天时间时又

与别的男人约会了,而当他回来无意发现这一切并问她时,女孩起先不承认,后

来在追问下承认了又不告诉他原因。他感到气愤之余找媒体来投诉他的女友。
    我真地笑了,当着这位21岁青年男子的面。对此,他有点不解,“你们要不

帮我登出这事,我就去法院起诉她欺骗了我的感情。”他说这话时那么激动。
    我等他激动累了、不说话了,我才说话了。我说的话全是带有职业习惯的问

句。
    我问:“她给你承诺什么了吗?”
    他说:“没有。”
    我问:“你们领结婚证了吗?有过事实婚姻性质的行为?”
    他说:“没有”
    我问:“她的父母你见过吗?他们认可你吗?”
    他说:“没有见过,认可不认可还不知道”。
    我问:“那你的父母见过她吗?他们什么意见?”
    他说:“没见过,没意见。”
    我问:“她家哪的?”
    他说:“日照”
    我问:“要是你女朋友同意结婚,你打算把家安哪?你的收入能维持一个家

庭吗?”
    他沉默了,有几分钟。
    我问:“你要起诉她,以什么理由起诉?她不理你就违法了犯罪了?”
    他又一次沉默了。
    这时我郑重谈了我的意见。一,这样的属于个人隐私的小事国家及媒体都有

规定,肯定不予报道,报道两个没成熟的两个男女的小矛盾有什么社会意义?;

二、既然还有结婚证,那就不是合法夫妻,不受法律保护,你根据什么起诉人家

?即使你去起诉,法院的立案庭100%不给你立案;退一万步讲,她这么对你如果

非要找错的话,那也道德层面考量的事;三,她这么做肯定有她的考虑,你何必

强迫别人?强扭的瓜不甜,何况结婚了夫妻不也有离婚的吗?即使你把她的身留

住,她的心很可能早在远方漂流。所以,你有必要因此激动吗?四、纵然她再有

错,你毕竟是男子汉,更应多些包容和气度,一个与女人这么“斗法”的男人至

少表明他不成熟、更谈不上成功,我要是女孩,我也早与你分手了?你还有什么

资格到一个公共的传媒机构来发泄你狭隘的情绪?
    我最后劝他:男人当以事业为重,即使你真想报复他,用几年功夫,干一番

事业来证明她现在离开你或许是错误的。只要你品质高、有素养、有能力、重感

情、负责任,还怕找不到一位绕你周围的女孩?
    突然,我发现他脸上进来时的变形的皱纹舒展开了,是的,他笑了。他站了

起来,向我微笑着说了声谢谢就推门走了。可是,哪个人没在青春年少时有过这

样的冲动和情绪?
    当然,我也笑了。我被他逗笑了。
                                       2007—08—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雨中沉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