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在人们的意外中,它袭击了大地、袭击了城市。
在这场大暴雨中,一位17岁的青年离开了人世。
他甚至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电流击到了,雨伞随着他的躯体掉到了厚厚的积水上。尽管路过的120医护人员尽了最大的努力,依然没有留住他的青春。他成了今天暴雨中唯一的受难者。
如果没有今天的意外,10年后,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对这个城市、这个国家大有贡献的一个人,而这美好的期盼也仅仅是我天真的假设,是啊,是个假设,但他真的不应这么早离开、更不应以这种方式离开。
上次大暴雨时,也有一个中年人遭难。
这样的人间悲剧是谁的过错?是大自然的暴戾无常?是人类的疏忽?还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破坏后遭遇的大自然的报复?
大雨中,尽管我也无法回家。可我还是用相机和眼睛记录了临时出现的城市泽国的零散片段。
有的人脱掉鞋子赤脚趟水;有的人穿着鞋子,但鞋子早惯满了水;有的人则在两脚上罩上了塑料袋;有的人则由朋友背过了积水区;有的人则干脆站在高处等路面的水退。不同的行为折射了不同人的处事的原则和方式。
还有,穿过积水的汽车,不少丢失了车牌;也有人走进深水专摸车牌。有的车辆在路过行人时也不减速,车辆过处,行人的身上则被溅了一身雨水。
守在排水口边的市政防汛人员无奈的说:“下雨时别人往家跑,我们则在这时从家往外跑。”不管这是牢骚还是无奈,但这是事实。
也听到许多人把牢骚的矛头对准了政府,说不知把钱花哪里去了而不改造排水系统。其实,这么讲有点冤枉政府,排水系统的改造这两一直没停,只是今天的雨太大太急了,以致排水口及时排不了路面积水。
我们能理解牢骚者的心情。但不希望这种心情如病菌一样经常四处传播。
我更希望在出现类似的自然灾难时,人类的行动不应只顾埋怨和牢骚,更应像那些可敬的武警战士一样忙碌地去帮着将熄火的车辆推到安全地带,尽管武警战士不认识这些车主,但人类善良、助人、公正、理性的态度则需要在所有的人中间传播,就像渺小但美丽的蒲公英那样,飞向这个城市的四面八方。
如果真有那时,我想,大雨中的沉重将不再在人心头重现。
2007—08—26 1:5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