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格局”

标签:
杂谈 |
分类: 司仪小扎 |
晨东发了篇博文,曰“小格局的判断与执用”;转载如下。
http://shaochendong.blogbus.com/logs/183036103.html
并不是不知道理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也力求达到最高理想,但更关注当下问题和细节的解决处理,而不简单对美好理想的鼓呼。因此决定了所谓邵氏的婚礼观的核心思想,就是决不无限放大格局,相反是针对并利用当下一时一境的逆顺,采用相对的小格局内的判断和执用,更注重于实现的方法和技巧。
相对于热血的“理想主义”而言,是冷静的“实用主义”。因为始终相信,理想可以以热血开始,但理想的实现一定在于技巧和方法。若仅凭热血,往往最终只能剩下因撞墙而导致的满脸热血。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若拉不出屎,决不怪马桶的吸力,而是去医院诊治;就算要怪马桶的吸力,就马上着手研究修复解决,而不上街呼吁马桶生产厂商提高质量;就算要呼吁也不会站到第一排去,只是远远地跟着,冷静地想怎样呼吁才会有最好和最有效的结果。
“实用主义”需要“理想主义”的道德引领,并愿意承担起对“理想主义”最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细节补充的重要任务。
读了几遍,有点想法,给他留了一段评论:
“但更关注当下问题和细节的解决处理,而不简单对美好理想的鼓呼。”
作为司仪,你可以替代策划、担当、主管、督导去“关注当下问题和细节的解决处理”。
问题是:没人可以替代司仪去“鼓呼”“美好理想”。
司仪的首要职责,就是在婚礼现场说人话!
我总觉得,晨东关注的格局不是太小,而是太大;将策划、担当、主管、督导和司仪集于一身,有点儿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意思了。
其实司仪的格局无需恁大。司仪最本职的工作,就是有的放矢地准备好台词,到现场好好说人话即可。
所谓的“当下问题和细节”,不是还有策划、担当、主管和督导吗?让他们顶住那些杂七杂八的大格局,把司仪解放出来专攻“美好理想”的小格局。分工越细,术业越精;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