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董诗评14
(2024-07-13 22:39:31)
《望月》
月圆成宝镜,从舰首升起,
夜半爬上指天的桅顶,
将持枪站岗的我,
在甲板上投影,造型。
啊,宝镜,我仰望你的此刻,
能否为我映出她的面容?
而她仰望你的此刻,
能否为她映出我的面容?
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候,
我和她都希望在镜里相逢。
这是我们一月一次的约会,
宝镜,请照出相望的一双合影。
1984 年 2 月 4 日—5 日
【赏析·海上的定婚店】
斜月尚明,一慈祥老者天书以持,倚巾囊坐于阶上,向月捡书……自从中唐文人李复言在《续玄怪录》里写下传奇小说《定婚店》,囊“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于元和二年请月下老人牵红绳系杜陵韦固与菜市陈妪怀里三龄女成婚以来,从此,亲切、温暖,让人倾诉的月老持“鸳鸯谱”施婚人间便有了清晰人物形象。
“月圆成宝镜,从舰首升起/夜半爬上指天的桅顶……/啊,宝镜,我仰望你的此刻/能否为我映出她的面容?/而她仰望你的此刻/能否为她映出我的面容?”
月圆之夜,正是思念如潮的时光,此刻,执勤在一望无际大海中的诗人,抬头望月,诗意起萌。诗人巧妙地将月亮比作宝镜,从舰首升起,夜半爬上指天的桅顶。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的轨迹,同时也为后续的抒情做了铺垫。
圆月明如宝镜挂在你与我之间共同的天穹。宝镜一定能够照得见我的钢硬的身躯,让我的恋人看得见我的思念;宝镜啊你也让我看一看我恋人的容颜,此刻,她是在家里对我的思念,还是在忙碌着家务?在万籁俱寂的明月夜,祈求宝镜照出我们两地的相望。月亮作为情感的载体,贯穿整首诗,连接了士兵与远方恋人的心灵。
这首在遥远的相思,在辽阔空间里让情感奔放的《望月》里,诗人营造了宁静得只可思念的意境,让一对相爱又相离的恋人的心灵相濡以沫的滋润。这种对相见的渴望,在夜晚的寂静中显得格外强烈,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动人。这里,诗人莫不是在把月亮当作了月老在倾诉?月老是成全天下有情人的恩人,只有你懂我和恋人的心思,只有你有这样空旷无声的夜晚来到我们的面前,安抚我们身处远方思念如稠的内心。上穹的圆月,此刻,你莫不是来到我们身边“定婚店”外台阶上的老人?
《望月》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这个别样的夜晚,在舰上站岗的士兵对远方恋人的深深思念。军人以守国为天职,千里万里无怨无悔,而军人也有柔软的心,守国的内涵也包含了为所爱的人守好家园,守望着她的平安与幸福。这首诗准确又内涵丰富地表达了军人的这种情感。这首诗让月亮代入了月老这一传统意象,通过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展现了一个浪漫而又深情的爱情故事,极富感染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