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捧宋韵迎亚运
(2022-06-01 10:09:42)2022年的迎春花里,肯定有一朵是为亚运而开的。
七年前的2015年,亚奥理事会在阿什哈巴德确定了杭州为第19届亚运会的承办城市,经过这些年如火如荼的准备,今天,亚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亚运会是让世界感知我们美好的杭州和中国人民友好情谊的良好机会。面对东南西北的客人,作为一名普通的杭州人,一位普通的上城人,我总想用我方式捧出我们多彩的城市让佳宾沉醉。这些年来,有一种市民的责任感合着亚运的脚步在我心头不断萌长。
去年初夏,一位校长朋友找我聊,他想要拍一部亚运题材的纪录片来拓展他们的教育内容。他说:明年要开亚运会了,我想让学生们了解亚运,参与亚运。学校已开设亚运接待英语课,为做好志愿者作些准备。同是市民的校长,他的拳拳之心让我心生敬意。一个城市总有那么多有爱的市民在为自己的家园增光添彩让人感到温暖。鉴于我有多年从事影视创作的经历,校长邀请我为他的影片撰稿,我所以然接受。经过多日思考,我以《我是亚运东道主》(I’m
The Host Of The Asian
Games)的叙事基调撰写了解说词,获得了校长的肯定。在这部影片里,我以醇厚的历史和今天的风貌去展示东道主杭州人民对亚运的期待和为迎接客人所作的热情准备。影片中宋韵无限的河坊街,最能代表今天杭州的钱江新城等上城风物在其中尽展风韵。
为这部影片撰稿,让我心田得到了滋润,但这也仅仅是我对亚运表达期待的一个小小开端,我一直想用更多的方式为亚运热身加油。我很想用我们最有杭州特征、最有上城元素的鲜花献给世界,在世界文化历史的长廊里插上一束开在杭州,开在华夏土地上烂漫的鲜花。
在这以前,我也曾立足上城这片浸染着浓厚宋韵文化汁液的土地,写过一篇文艺评论——《上城:你的岁月诗化成了今天的风情》,发在《光明日报》网文艺频道上。在这篇文章里,我对上城的人文历史和她对杭州城市风骨形成的关系作了一些探索。我所读的一些典籍,让我对两宋这个“崇文轻武”时代的文化精神和其对今天的浙江精神产生的影响有着一些自己较沉淀的独立思考。我边走边唱,让思考或理性,或感性地在这篇文章里舒扬。上城是南宋都城的核心区域,南宋又是杭州最有特色的历史印记。靖康之变,建炎南渡后宋室落户杭州,在吴山下“临时安置”,这一临安便安出了文化灿烂,享国152年的南宋。朱熹、陆九渊、叶适、辛弃疾、陈亮、杨简、陆游、文天祥、秦九韶、吴自牧,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四书章句集注》《象山先生全集》《梦粱录》……这个南宋曾经萌生过多少厚实的思想,多少多彩的著作和诗情画意。两宋的历史是一片广泓的大海,每一次触摸,都会让人沉醉。
去年金秋,浙江省委提出了“要在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方针。挖掘宋韵文化,探索以更好的形式传播宋韵文化,值得有着文化守望情结的我们去努力。自此,我一步步向宋韵的田野走去,不断采撷。
我决定在2022年亚运年里,每天摘编一节宋韵文字,并译成英语通过我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群)和QQ空间等自媒体平台去推介。淳佑桥、八卦田、鞭春牛、瓦肆、勾栏、陶真、赠春盘、梅妻鹤子……繁花似锦的宋韵文化映入我的眼帘。一幕幕以前未曾接触到的民风民习,一个个曾经活生生的人物,一部部闪烁着光华的历史著作,深刻的哲理,科学技术的进步成果像夏花,如繁星般在我眼前跳动,在我脑海春风化雨。我把这些交响曲中跳动的音符,一个个采摘下来,编辑成这个时代所需的短章形式,然后一段段译成英语。为了提高文字的准确性,我邀请多年合作的编译朋友作校对修订,努力以多彩的中英文双语文字去复活宋韵,用鲜活魅力的宋韵去感染世界。
从这个亚运年的第一天开始,我准时在我的自媒体平台推出了中英文版本的宋韵内容。至今,除遗憾地因赶稿遗留了一天的空白让我耿耿于怀外,每天无论多晚,我都坚持在我的田园里让宋韵吐芳。这里,我选择2月4日立春之日介绍南宋临安“鞭春牛”习俗和另一则结合现实的“八卦田里种了啥?”作为样稿分享师友:
【宋韵·鞭春牛】南宋时期,京城有造牛鞭春之习俗。立春前一日,京城官府用泥造春牛一头,然后将春牛放置到福宁殿广场,皇帝临幸后,宦官们用彩带打牛让其勤快,以期丰收,随后人们还去抢得一点碎泥,泡汤喂小孩以图吉祥。
Whipping Spring Buffalo.In the capital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re was a custom of whipping spring buffalo.On the day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the capital officials would made a
spring Buffalo with mud, and then placed it in the Funing Hall
Square.After Emperor reviewed the muddy Buffalo,the eunuchs were
beat the Buffalo with colored ribbons,wishing making it diligent
and expecting a good harvest in the new lunar year.Then people went
in to grab some broken mud and feed it to their children in soup
for good luck.
【宋韵·八卦田里种了啥?】据报道,杭州八卦田复种了南宋七种农作物。据考证,南宋时这里种植的共有九种农作物:大豆、小豆、大麦、小麦、稻、粟(小米)、糯(糯稻)、黍和稷,前七种现在都能找到,可历史上关于黍和稷两种农作物的争论非常多,有的记载称黍和稷是同一品种,有的称稷可能是红高粱,也可能是小米。
What plants in the Eight Diagrams cropland now? By report, In
the Hangzhou Eight Diagrams cropland,seven kinds of crops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re replanted now. According to textual
research, total of nine crops such as soybean, beans, barley,
wheat, rice, millet, glutinous rice, Shu(broomcorn millet) and
Ji.The first seven are already found, but there are still several
arguments between Shu and Ji in the past history, some of the
records said that Shu and Ji were same kind,the others said that Ji
might be red sorghum, or even might be millet.
现在已完成接八十多篇内容的编译和推送,我试想,这样的介绍一定能为中外朋友领略到一些我们杭州的唯美。每天一节的采集过程,让我对宋代历史文化的了解有了新的积淀,英语也不断得到滋养。我的朋友也在每日“播放”宋韵中拾获他英语专业的甘甜,无论我第一稿做得多晚,朋友总是接过去继续做,在流水线中完成我们的译介。我们努力在让干涸的历史,生出水灵灵的嫩芽,重现当时人们的一颦一笑。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文到尾处,我想起了中唐诗人、“市长”白居易为杭州留下情深意切的诗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两年不到的杭州履官经历是白居易人生中最为美好的时期,杭州是他无论身在何处都忘不了的城池。无论在洛阳,还是他乡,他时常会对杭州表达最真切的依恋和念想,而每一次追忆,便是一曲无限隽永的诗章,百世流芳。
杭州是我最爱的城市,既然亚运与我们美好的城市结缘,面对天下的客人,我们每一位市民一定有自己的待客之礼要表达,那怕仅仅是一个笑颜,也一定能让天下朋友感知到杭州的
丰厚、善意和真情。
迎亚运,双手捧宋韵,我心生甜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