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其实,叫“鸟窝”更好
有人提出把国家体育馆现在的名称“鸟巢”改名“凤凰宫”,立即遭到了绝大多数网民的反对。这是好事,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样的馊主意!
无论怎么说,一个单单由“精英”来“经营”中国的时代正在过去。平民时代正在来临。所谓平民时代,说白了,就是公众权利苏醒、公众权利希求得到保障的“公民作主”时代。
平民时代只能建立于一种伸手可及的平民文化。这种平民文化,大到人民大会堂里表决代表的平民身份(不能总是一些官员),小到一个建筑物的命名。
我们应感谢当初命名“鸟巢”的人,他至少想到了要让中国50%的人民看得懂,如果叫“凤凰宫”,看得懂的有10%就不错了。而平民文化,让绝大多数人透彻明白大约是其中的一个。“凤凰”是尊贵的(当然,百姓要看到凤凰,在目前的中国,大约需要购买几十元的动物园门票),人们更喜欢“飞入寻常百姓家”、叽叽喳喳栖息于房檐下的小燕子,而不是藏于富贵之所、有皇权代称的凤凰(这和称“宫”异曲同工)。
依我看,如果让100%的百姓看得懂,“鸟巢”还不够好,叫“鸟窝”更好,本来就像“鸟窝”嘛。如果说“鸟窝”真的“污染”了一些人的眼睛,那你就同意“凤凰宫”吧。
说到平民文化,有不少人在说中国人的“价值崩溃”,好像在中国人的精神领域,全是废墟。我不这么看。之所以有人这么认为,是因为“精英文化”被慢慢废弃,所造成的短暂震荡使得一些人不适应。他们看到的是高高在上、须仰视才见的精英文化,而对正在崛起的、有着广泛而扎实的平民文化视而不见。
由名称想到奥运场馆。我们不妨做这样的设想:如果是“凤凰宫”理念,那就会和中国大剧院一样,变成少数有钱有权人的享受;如果是“鸟巢”理念,可能会有半数的人承担得起低票价在其中运动;而如果是“鸟窝”理念,那就应该对场馆实行免费,任何人都可以进入锻炼身体。
我们会选择什么?未来的“鸟巢”又会成为谁的“宫”、谁的“巢”、谁的“窝”?
前一篇:中秋,没有告别的告别
后一篇:13年后,我们“人人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