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118亿元,沉甸甸的“盛世危言”

(2006-09-08 00:29:00)

“-5118亿”:加速刷新发展观念

(可惜标题被改成这个了)

5118亿元!尽管人们对我国的污染情况有目共睹,尽管国家也承认环保形势“十分严峻”,但环保总局和统计局昨日发布的这个2004年全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结果,想必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

就这,还不是全面的统计。环境污染损失成本包括20多项,这个数据仅核算了水污染造成的健康、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污染型缺水损失等10项,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都没有涉及。如果把这些没有核算的内容加进去,用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的话说: “将是一个多么可观的数字!”

而且,如果用“绿色GDP”的标准来衡量,除了环境污染的损失,还要再加上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包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和环境退化成本中的“生态破坏”成本。这个数字会是多少?如果再加上由此造成的人文损失(如发展烟草造成的人的健康损失),这个数字又该有多少?人们尽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

我们很乐意揣摩“可观”这个词。其基本含义,如辞书所说的“比较大的规模”,但放在环境污染统计的语境下,我们不妨把“可观”解释为“可以观看到”--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是蒸蒸日上的GDP 增长的“正数”,忽略了环境资源为此付出的“负数”;我们对环境污染的结论常常是模糊的“定性”,没有清晰的“定量”统计。

现在,5118亿元的数据就放在那里,大家都“看到”了:原来我们的污染损失如此惊人,可以让我们的GDP下降3.05%。在江苏省,扣除水、大气和土地等自然资本折旧后,江苏省2002年绿色GDP比传统GDP下降近8%。

我们要看重发展,但也不能忽视发展的代价;发展的代价不能仅仅是一个笼统的表述,更需要明明白白的账目。5118亿元,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个冷冰的数字,但它至少可以促使人们加速思考和刷新传统的发展理念。

许多人开始领悟“科学发展”对中国未来的意义,但是,与仍然严峻的环境形势相比,许多地方,践行科学发展理念的步子还很缓慢--一些重复投资的大型项目还在违法上马,全国单位能耗和废气排量“不降反升”,环境污染事故还在屡屡发生,一些名胜古迹还在大拆大建,近三百个城市的污水处理厂依然为零……

与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可观”相对应,我们环境治理的“欠债”也很“可观”:要全部处理2004年的环境污染物,需要一次性投资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但我国“十五”期间环境污染投资仅占GDP的1.18%,可见其中的差距。

为什么不愿投资治理环境?昨天的《人民日报》报道中描述了一个现象:基层有人在大喊“宁可呛死,不能饿死”。官员是要为“饿死”负责的,而“呛死”因为没有详细的数字作为依据,问责就成了一句空话。的确,我们还很少见过有官员为整个地方的环境污染情况而担责。

现在,国家两个部门对“绿色GDP”进行了初步核算,那么下一步,各地都有必要进行这样的核算,统计出本地区的环境污染损失;再以后,改革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环境污染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问责官员的内容了--可以设定一个环境污染损失下降的比例,再像教育投资那样设定一个环境治理投资逐年增长的比例,达不到比例要承担责任。如此,“绿色GDP”就具体地转化为“绿色政绩”,科学发展因此而有了制度化的保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