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法国体会经济危机 ——难忘的求职经历

(2009-05-31 18:54:50)
标签:

经济危机

大学生就业

法国

求职

张亚玲

文化

    经济仍然危机着, 金融还在海啸着, 深圳的房地产倒有了一点小阳春, 但不知能持续多久。

 

            在法国体会经济危机 <wbr>——难忘的求职经历

                         和好友Nathalie(小我一岁)在巴黎求职中吃中餐

 

双重的阴影像一块着色了的白布, 好一段时间无法洗掉。 高考前夕,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之大让我想起了我刚到法国的日子。当年在中国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毕业时有无数的单位等待着你,想从一个单位调走不是一个小的工程。(需要经过调档、领导审批等手续)失业和经济危机这种词汇好像和我们不相干一样。而到了法国一下子就掉入了经济危机的阴影中,失业成了一个很常用的字眼,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电视上每天无数次听到这样的字眼。那时候我找工作和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一样,充满了艰辛。所以在有后来媒体上讲的张亚玲的“一千封求职信”。说一千封求职信是有些夸张,但是到底写了多少求职信我自己也没计算过,因为那时的我也没有预计到今天我会需要面对中国媒体来讲述那段故事,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惊喜与传奇。

 

             在法国体会经济危机 <wbr>——难忘的求职经历

                             1990年在巴黎新凯旋门La Defanse前

 

最初到巴黎大约1年多的时间一直在学法语, 由于我先生在法科学院工作, 我便有了一个经济上比较稳定的生活。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法语的掌握和运用基本上没有了什么问题时,便想找一份半工半读的工作,那时正赶上了当时欧洲的经济不景气。其实据法国人讲从六四年法国经济已经开始不景气了。我那个时候就开始投简历,当时也不记得自己到底投了多少封简历,只知道一个和我特别要好、一起投简历的法国女孩Nathalie 曾经一次发出去过100封信。发出的求职信象石沉大海一样没了踪影。那时没有email,是一封封用邮票发出的,当时的毅力可圈可点。至今Nathalie 都是我很好的朋友,现在她在法国的图鲁斯法国空客工作,工作得非常出色。那一段的友情至今珍藏在我心里。那时我们俩经常在一起,每次发完信后互相拍拍手,那些信载满的都是希望,而几天后便变成了失望和无奈,而同样的工作又再次重复。那时在法国餐馆打工的服务员经常是学士, 硕士,有一次在中餐馆吃饭,一个中国服务员竟然博士刚毕业。这让在国内大学毕业就留校任教的我对自己多少失去了信心。面对这样的现实,确实很受打击,也曾一度消沉,感觉法国是就是人间沙漠,没有希望, 看不到绿洲。好不容易等到了面试的机会,我还要接着再一家一家地去面试,有些公司在郊区很远的地方,就必须大清早起床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到了那家公司,可能发现根本不缺人或那份工作不适合,等再回到家时天早已经黑了。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那时我还在读书,而我不愿意没有经济收入而靠先生养活,所以想找工作。当时我发现法国很多人学习的专业常常很实用,容易找到工作。而我们国内的专业常常华而不实,似乎毕业后是搞专业研究的,很不适用。而当身为外国人,没有获得法国境内学历的我而言,要找到一份比较有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的工作的可能性是基本上为零。也正是如此,我才在法国读了这么长时间的书,学了好几个专业。       

在那段求职的艰难岁月中,在所有跑去面试的路上,无论公共汽车还是火车,我会习惯性带上一本书看,书成了我寂寞时的伙伴,我最忠贞的朋友!那一段得人生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中充满着荆棘与艰辛, 当有困难而看不到前途和光明的时候,哭喊和烦躁, 或是惆怅与烦恼都无法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而且还会失去能量。不如冷静下来,充实自己、了解自己、面对自己、看清自己,用知识来浇灌自己,让自己充满智慧,只有这样当机会到来时你才能抓住它,并让它停留在你的生命里。

在那段求职的岁月中,我只是切身经历了那个过程, 而当时并不知道结果是什么。在投递出多少封简历后,在见过某一个面试官后,或者从事过某一份工作后,我希望我可以成为自己心目中期许的那个人。我所能欣慰的是,我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

痛苦的经历是人生的财富! 今天的我回头去看那段散落在人生旅途中的片断时有一种崇敬与骄傲。 正是那种经历让我懂得珍惜今天的工作,懂得成功的不易,懂得脚踏实地, 更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