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自《今日风采》专访:守护IT业的铿锵玫瑰

(2009-05-27 19:45:37)
标签:

今日风采

it

张亚玲

铿锵玫瑰

文化

    本期《今日风采》上登了一篇我的采访,文章不长, 但对职业女性朋友也许会有些帮助。希望能够为职场女性提供一点借鉴。

    在此也非常感谢本篇文章的记者:张春伊。

 

                 http://www.archos.com.cn/chinaling/upfile/20095272071435288.jpg

 

张亚玲:守护IT业的铿锵玫瑰

 

    第一次见张亚玲在上海的M1NT,短靴,米色休闲裤,蓝白条衬衫,白色LOGO丝巾,她周身散发出来的精致、优雅和随意很容易将人带到法国塞纳河畔的咖啡馆,而坐下来一聊,你又会非常惊讶于她法律专业出身的严谨、北京人的快言快语和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

    从天之骄子到异国职员,张亚玲的经历拍一部20集电视连续剧绰绰有余,提名可以叫《1977之后》。高考恢复,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张亚玲考上了北京政法大学,并留校担任法律专业教师,和哲学系的海子是教职工宿舍的邻居。80年代的中国充满了诗情,而对于一个憧憬自由生活的知识分子来说,却缺少画意。1990年,26岁的张亚玲随丈夫——一名物理学家——去了法国,平生最讨厌泥土的她带了一把用祖国的泥土烤制的景泰蓝茶壶,漂洋过海,她优美的容颜难掩迷惘。

    90年代的法国正处在经济萧条期,失业率高达13%。陪读的日子很清苦,张亚玲不甘于做一个全职太太,也不甘于端盘子涮锅子的体力营生。有人说她当时写了1001封求职信,虽则有点过,但也恰当地形容了当时的就业压力。张亚玲没有放弃,她一边学习语言,一边寻觅合适的岗位。她甚至应聘了法国电影公司,在大鼻子情圣热拉尔.德帕迪厄主演的电影中客串演出。加入ARCHOS这家全球性的消费电子设备制造公司时,张亚玲从零开始,却姿态高雅。她进法国商学院攻读经济管理,又凭借执着和聪敏获得职业晋升,并最终说服老板,开创中国市场,成为该公司全球十几位高层中唯一的女性。

 

                    http://www.archos.com.cn/chinaling/upfile/20095272091126271.jpg

 

坦然面对危机

    2003年底,张亚玲把“MP4”带入中国,而她面对的是诡谲多变的市场。SARS的威胁,MP4产业的自我更新。如今的经济危机,张亚玲没有忧惧:“创业难,守业更难,创业期最难的是寻觅合适的人才和代理商,界定授权范围,和法国总部的沟通:守业期最难的是产品创新。但我们不会放弃温暖与希望,哪怕多守住一天的玫瑰色。”

   “面对危机,职业女性只有坚信自己的能力,永不放弃。不要忘记充实自己,永远比别人强,做一个百里挑一的就业者;修炼完善的沟通和职场性格。30岁左右的女性是招聘现场最有竞争力的求职者,相当有经验,又不老。生养孩子最多只是一年半的时间,如果两难的话,为了孩子值得牺牲暂时的事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注重保养。”这是张亚玲对所有白领女性的鼓励和推心置腹的劝告。

 

家庭高于事业

    张亚玲把健康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家庭,事业兜底。她的自信和干练作风自然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尤其是父亲。“父亲对我们非常严厉,不苟言笑,给我打下扎实的学识基础。他被打成右派后,心情低沉,并在我大学毕业时罹患癌症去世。但是20多年来,父亲一直教育我要正面理解这个社会,不管内心有多痛苦。”如今张亚玲面对出生、成长于法国的女儿也继承父亲的衣钵。为了各自的理想,张亚玲和丈夫、女儿聚少离多,但这家人深深地让人羡慕。15年旅居归来时,先生将法国家中用的东西悉数打包带回,有些家什并不值钱,只是都留着他们青葱岁月的点点滴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