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hddvdsony蓝光it高清视频微软东芝 |
分类: 原创 |
前言
2月19日,随着东芝(TOSHIBA)正式对外宣布放弃HD
DVD业务,这一场HD DVD与蓝光(Blu-ray
Disc)周旋了长达6年的“未来高清存储格式”拉锯战已落下帏幕。“由于事业环境的激变,我们不得不做出痛苦的决定:从此刻开始,HD
DVD正式结束了。”东芝株式会社CEO西田厚聪在“HD
DVD事业及半导体新工厂相关事项说明会”上的感言多少让人感觉有几分悲凉。在业界普遍看来,作为HD
DVD阵营“主帅”的东芝在扯出“白旗”之时,蓝光阵营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两大诱因将HD
DVD致于死地
无疑,高清影视内容片源商的“临阵倒戈”与零售商的“墙头草”态度,将东芝HD
DVD逼上了“自杀”的不归路。
这一“痛苦的决定”将使东芝痛失数亿美元,同时也意味着与蓝光阵营围绕着片源、技术、价格、推广等多个环节持续了6年多时间的对抗以失败告终。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华纳导致了东芝HD
DVD的猝死——作为东芝HD
DVD的铁杆盟友,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早2008年初选择投靠蓝光阵营彻底让HD
DVD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在CES2008国际消费电子展开幕之际,本来东芝已经准备好同蓝光阵营展开的最后一轮进攻也因此而夭折。众所周知,华纳兄弟承担了HD
DVD高清格式75%的影片提供源,而它的本次“叛逃”也成为HD
DVD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灰飞烟灭的力证。而就在东芝正式宣布放弃HD
DVD业务的消息之后,HD
DVD的另一片源支持商环球家庭娱乐公司也转向了蓝光阵营。至此包括索尼(SONY)影业家庭娱乐公司、福克斯(FOX)家庭娱乐公司、迪士尼(DISNEY)家庭娱乐制片公司及华纳家庭娱乐公司在内的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已悉数投入蓝光DVD的怀抱。
除了片源内容商置HD DVD于死地外,设备零售商在将HD
DVD推向死神怀抱的过程中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过去支持HD
DVD的零售连锁店甚至在2007年底就已拒决绝销售产品。百思买、沃尔玛相继宣布不再零售HD
DVD碟机,这对于东芝来说显然是第一次遭遇生死挑战。毕竟零售商处于渠道的下游,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就算片源提供商再“忠诚”HD
DVD最终也必然失败。2008年2月,尼尔森统计周报显示,HD
DVD的销售量份额仅为19%,而蓝光光碟机在全球市场的高清播放设备销售量份额则达到了81%。
当然,昔日的盟友也显得不那么讲“义气”——三星(SAMSUNG)电子在2月17日就早早地宣布:“三星将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蓝光DVD标准上,而非HD
DVD。”而作为HD
DVD标准的重要支持厂商,微软(Microsoft)也在2月19日当天迫不及待地宣布他们已配置了与Xbox
360完全兼容的蓝光DVD播放机,并且在未来的3个月内微软的蓝光DVD播放机亦可上市。
HD DVD死亡
蓝光胜利了吗?
在东芝宣布放弃HD
DVD业务后,留下的将是已售130万台碟机的售后服务烂帐,因为不排除会有消费者将东芝诉诸于法律。不过索尼的蓝光阵营似乎准备为自己的老对手处理好善后事宜。在东芝撤退后,索尼采取了通过HD
DVD折扣换购的方式来进一步普及蓝光产品,例如在瑞士市场,凡2月29日前购买HD
DVD播放机的用户都可以凭产品折价190美元换购索尼BDP-S500和BDP-S300两款蓝光播放机,此外用户还能获得《蜘蛛侠》和《加勒比海盗》等3部电影。显然,蓝光阵营对于目前的全球市场似乎势在必得,但恐怕一切并非那么容易?
东芝株式会社CEO西田厚聪宣布放弃的话音未落,美国权威IT杂志《连线》就表示,击败HD
DVD也并不意味着蓝光就将从此走上光明大道,“数字影视下载业务将杀死蓝光。”目前从全球来看,数字音乐的CD唱片发行已经日益萎缩,全球五大唱片公司从最初的抵制,但现在的积极谈判和参与,已经证明了这样一个趋势:数字音乐下载和收费模式更符合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苹果(APPLE)iPod的大获成功就是一个最佳的例证。在年初的苹果大会上,苹果iPhone已经准备支持影片下载,人们开始担心,未来用于播放高清视频的播放器究竟还有没有市场?无独有偶,2月15日,美国电影协会6大电影制片公司将中国P2P下载服务商迅雷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迅雷赔偿700万元,它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趋势。
尤其是互联网视频下载内容的丰富以及带宽的提升,数字下载,包括互联网下载和有线电视的视频点播。其增长势头远远超出了下一代DVD,仅仅是一个Youtube已经足以让全球电影片源商头疼,他们不得不担心,电影未来可能会步唱片的后尘。特别是苹果、TiVo、Sling
Media、VUDU和有线及卫星电视供应商们都在更新设备以便消费者们通过机顶盒就可以直接下载高清的视频节目。已经有行业内的人士表示,如果说东芝放弃导致了HD-DVD的最终“死亡”,那么蓝光DVD格式最终也将面临“死亡”的命运,而“杀死”蓝光的必将是数字影视下载业务。
除了行业前景为蓝光蒙上了一层阴影外,可能导致蓝光前景黯淡的非技术性因素还包括蓝光阵营联盟内部的不稳定性。显然,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东芝HD
DVD阵营与蓝光联盟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那时联盟内成员一致对外完全是情理之中,但现在HD
DVD已经死亡,在新一代DVD高清格式上,没有了对手(或目标)的蓝光已然是垄断市场的霸王。此时,蓝光阵营将会面临内部的某些“不和谐因素”,毕竟各方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其内耗成为蓝光进一步普及的又一大掣肘也并非没有可能。先锋(PIONEER)家庭娱乐集团副总裁、蓝光碟片联盟促进委员会(BDA)主席Andy
Parsons表示:“现在旷日持久的格式大战终于宣告落幕,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和各成员一道去推动蓝光光盘格式的普及,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这当中的潜台词其实不言而寓。
征途漫漫
蓝光还要迈几道坎
如果说以上的考虑仅仅是潜在的隐患的话,那么对于蓝光迅速在全球普及,就必须面对特别现实的问题。首当其冲便是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一直以来,东芝HD
DVD与蓝光比较的优势在成本低上,而恰恰这是消费者最敏感的因素,比如东芝的HD
DVD播放器售价只有149.99美元,这样的价位尚能接受,但同等技术规格的索尼蓝光播放器售价却高达699美元。另外我们以作为电脑外设的光驱为例,在我国市场,明基(BENQ)、华硕(ASUS)和先锋均推出了售价在1500元左右的蓝光光驱产品,但这一价位显然超出了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更甚者,目前蓝光碟机的价格约为5000元、具备蓝光播放功能的索尼PS3游戏机也约需2800元。如此高高在上的价位显然是蓝光产品向普通消费者全面普及的最大障碍。
苦战六年最终胜出的蓝光DVD现在还面临着“upconvert”技术的挑战。使用了“upconvert”技术的传统DVD播放机可以提高传统DVD光盘节目的图像质量,售价仅79美元,这可能使消费者失去对蓝光光盘的兴趣,全球著名市场分析学家、NPD集团分析师鲁宾(Ross
Rubin)认为:“蓝光DVD现在成为高清套装媒体(packaged
media)发行的唯一标准,但是现在它却发现自己受到了低端廉价的upconvert
DVD播放机和数字发行的夹击。”更为紧要的是,在终端市场这样的竞争也硝烟弥漫——苹果、TiVo、Sling
Media、VUDU和有线及卫星电视供应商们都在更新设备以便消费者们通过机顶盒就可以直接下载高清的视频节目,尽管通过这种方式所收看到的影像不及蓝光DVD的画质优越,但它却必然是蓝光DVD普及道路上的不小障碍。
不过索尼似乎对降价持支持态度,据推测,2009年底可能有200美元以下价格的蓝光播放机销售。相信,随着蓝光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增强,以及不同品牌的制造商开始批量生产蓝光产品,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下调等多方面因素,蓝光价格下调并无悬念。而除了价格门槛将消费者挡在了门外外,蓝光技术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内置蓝光DVD光驱的笔记本电脑会大大缩短笔记本电池的续航时间,如何延长电池续航时间也将成为蓝光技术上考虑的因素,降低CPU资源和时间上的耗费是必须的,否则也会成为普及中的绊脚石。
后记
HD
DVD已成为历史,蓝光阵营获得了全面胜利,但蓝光要想普及并不容易,除了电影下载等行业趋势所造成的威胁外,成本、技术因素、产业链的协调配合,都将直接影响着蓝光普及的速度。所以如题说述,MI认为HD
DVD虽退出游戏,蓝光还尚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