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1981年政府成立了『文化建设委员会』,同时在全省21个县市规划建设各县市的文化中心硬体建设。另一方面台北阳明山『中国文化大学』戱剧系邱坤良教授,为了亲近乡土经常口嚼着槟榔下乡遍访民间老艺人,挖掘《布袋戏》、《皮影戏》、《傀儡戏》的传人...除了京戏在台湾一直流传之外,也激活了台湾所有隐伏已久的民间戏曲艺术例如《歌仔戏》、《南管》等的演出。为了加強推廣全省文化艺术传播与学习的力度;邱坤良教授邀集几所大学研究民族传统艺术的专家学者,在台北青年公园搭台造景盛大举办集合民间曲艺及工艺传承人演展的【民间剧场】活动。
金陵艺术中心(金陵艺术亊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经济起步正逢大力推动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一路伴随着台湾人文生态环境及文化艺术演展升华的脚步,启动了往后的环境景观规划、艺术展览策划、艺术经纪代理、艺术文创开发的一系列工作与使命。
於今,时隔36年回首往事,居然心动依然;谨记。(2017年11月补记)



《活动策划》是一个无中生有从构想到完成的群众活动模式,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设定不同的活动方式。
金陵艺术从1983年为高雄市政府文艺季策划「民俗大赶集」于文化中心广场。随后依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导的「民间剧场」模式,分别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广场、前镇劳工活动中心广场、左营旧城城墙内、小港公园、旗津渡船码头、分年分区及澎湖马公港青年活动中心海滩举办了六场「民间剧场」。又以怀古的心情在屏东万峦五沟水村策划「中国农村古农具展」,将传统农具重回到五沟水的乡下老街及农田里展现,乡村小路一时为之途塞,迷漫着一股浓浓的怀乡之情。「艺术从高雄出发」及两届的「木棉花文艺季」是金陵艺术为高雄乡亲精心策划的的一份艺文献礼﹔我们邀请余光中先生担任召集人并为文艺季作诗、请楚戈先生作画、吴南章先生谱曲、邀请台湾岛内席慕容、蒋勳等知名的诗人、艺术家及旅美的诗人郑愁予与会;将诗歌文学与表演艺术溶入生活,也为高雄市许下美好的心愿。每项活动场次密集、精彩连连都吸引数万的民众参与共享同乐,这就是整体活动规划的动机与目的。

这是我们努力走过的时光,留下一些足跡。
金陵艺术32年(1981-2013)系列
金陵艺术32年-(一)金陵简介(二)环境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