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海松江石湖荡--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标签:
青蛙小站松江石湖荡洙桥记事薛家浜生态角 |
分类: 洙桥记事 |








走进上海松江石湖荡--2021/11/22发现浦江源
2008年五月,我们「上海园林青蛙小站环境规划工作室」接受泖港镇政府规划[泖港街区改造设计方案],方案进行时乐活家族族长蓝怀恩女士发起认养一个己经搬迁的小村,未料当时计划新建的沪杭高铁从旁呼哮而过,错失良机计划不得不中止。
另考察南三村时,玲玲村长告诉我们上任之初站在南三桥头,高呼…“家乡!我回来了!!”
原来新上任的玲玲村长学成回乡,对家乡这片养育之恩念之爱之有感而发。未知当时多走几步,就是如今的洙桥薛家浜了。
2011年11月11日我们从上海虹桥搬进了青浦金泽岑卜村。
2021年十一月发现浦江源又是一个生命中的周期,这时洙桥的知交朋友飞信告之:在浦江源钓到一只五斤大的黑鱼,河鲜..美酒+咖啡何不来此一聚?第二天11/22我们飞奔而至……发现浦江源。

2022年十月青蛙妈妈为了依附朋友拿手河鲜浓汤的呼应,决定周而复始从一个村搬迁到另一个村,家院从打口井开始再建生态角,我们仍然有块庭院菜地和我的庭院客厅,只为了河鲜..美酒+咖啡。

唐·刘禹锡《陋室铭》有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有记:上海之根的松江素有“十年看浦东,百年看上海,千年看松江”之誉
,是故从历史的角度先有松江后有上海。
松江自古文风极胜,多出冠帽才子。身在现代依水乡居,虽不若《陋室铭》所述山高水深的境界,但洙桥现今与在野人间世事相处,总是心诚意简却也知书达礼笑脸相迎,可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以期各方“闲”士汇聚也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览乡村闲居雅舍之情境。




走进上海松江石湖荡--2022/11/11走进松江石湖荡
当今为政者千方百计为乡村美丽施计的大时代,身处中华大地浦江之源--上“海”、松“江”、
石“湖”荡、 “洙”桥、薛家“浜”, “海、江、湖、洙、浜”
依水而居,做为洙桥村幸运的乡下人,这可是
让多少城市人魂牵梦萦的江南水乡情境,又是如何乐在其中。
从2011年九月从上海虹桥走进青浦乡村不觉已过了十年,人生有许多的“十”年,但是自从住进乡村的这个十年却是如此的飞快,我们看不到的是云烟过眼的“时间”,荷花展姿、蝴蝶翩翩、蜜蜂匆匆、燕子归来复返...,一夜风雨声,花虽落,蔓丝成藤,瓜瓞已绵绵。老天却让我们如此细察到在中华五千生态文明的洪流中,与一切生命同时成长的的“瞬间”。何是?如是?
人与万物同样是生命的自然周期,在自然怀中的虫、鱼、乌、兽是如是欢心鼓舞地展现生命成长的喜悦;我们为“人”者,接近自然、关怀自然、心爱自然、拜自然为师,自然能给与我们的,永远比我们向自然要的更多。

走进上海松江石湖荡--水墨笔会茶香余欢留芳
人生时光大半流落他乡,忽而匆匆七十过九遽然白发苍苍,路途迢迢稍歇停滞,才知道人生不论几何,有位佳人、身心安然是幸焉。



前一篇:告別岑卜
后一篇:此心安处是吾乡-洙桥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