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己丑草》自序

(2010-05-15 17:54:15)
标签:

杂谈

佳茹女史已经将《己丑草》校样交下一段时间了,由于出奇的忙的缘故,一直没有能够找出时间校读一过,内心也很是惶恐。

现在,有了到重庆和四川出差的机会,遂在火车包厢里,利用难得的三十个小时的安静时光,将三百多页的清样读了一遍,顺手也将“自序”写出。

去年,我发了一个愿:每年都将无法归入专集的文字汇编成一本“草”,前面冠以干支纪年。去年的就叫《戊子草》,今年有了第二本,自然名之曰《己丑草》。畏友为松兄曾经向我建议,是否可以不必一律称“草”,想法换个名字。我期期无以回答、最后还是决定依然以“草”为名。

假如非要说道理,也并不是没有。一来,我自己的这些文字,似乎总还是和“草”比较相配,别的都过于堂皇;二来,这么说,却绝对没有任何轻贱“草”的意思。奇花珍木固然好,给人间带来绿色的主力却不能不推各种各样的,也许连名字都说不上的“草”。我是非常倾心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无论今年长得怎么样,枯也罢,荣也罢,总还有来年的希望。虽然不敢指望是凤凰涅槃,却也有一份让人守望的倔强生机。

于是,还是叫“草”,今年的是《己丑草》。还可以预言,接下来一本指定叫《庚寅草》。再接下来的,当然也可以按照皇历预知了。

这本“草”,除了要感谢它的责任编辑沈佳茹女史外,还要特别感谢上海书店出版社的资深编审郑公力民先生。正是郑先生不辞辛劳,才从我在己丑年种下的一堆乱草中,选出了这一丛。不消说,草的枯荣只应由我负责。

我从此前由新星出版社刊行的《传统的再生》开始,就决意今后在自己的每一本书前都要加上这么一段话,大意是:鉴于当下已经是呈爆炸态发展的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因此,假如读者在我的书中,看见某条资料早已由别人引用,或者某个见解早已有别人发表,那么,首引与首发当一律归入其名下。并请读者允许我检讨,未能一一注明和说明。

这段话还是我大致转引来的,首发者是我尊敬的罗志田教授。罗教授规矩森严,在他的每一本大作前,一定以此意开示。我虽愚钝不学,于心亦戚戚焉。只可惜,身在客中,手头无书,否则,我一定将罗教授的开始一字不拉地照录。

其实,《己丑草》以及各“草”就是一丛小草,绝不是学院型的学术华篇,还没有受那些清规戒律管束的资格,或许真犯不上这么矫情呢。

 

                                    2010年5月15日由沪赴渝旅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