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露文忠“走麦城”》:老张说文忠之三

(2007-09-08 08:25:09)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友朋说文忠

(按当年钱老弟的才华,留在北大继续深造是有200%的把握)

那一年,由于十分十分特别复杂的原因,文忠不得不打理起行囊离开了北京。临行前的那些日子里,我们彼此内心都非常难受与无奈,我们很怕见面,可又却总泡在一起。那是一种什么心情?火已经溅到头发上并开始蔓延,我们却彼此相对,忍受着心灵的痛,能做的只能是尽量把“微笑”抛给对方,毕竟有些事情是草民百姓们根本无法左右的。我们都已经不再是莽撞少年了,我们可以作到回避心灵上的伤痛,强装笑脸,只要在一起依旧做到“欢声笑语”,却把内心的真实掩盖的不露痕迹,似乎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爷们”。

那一段日子里,我帮尽量抽时间去帮助文忠老弟打理行李,他除了书还是书(足足装满了38个纸箱子)。也许是他意识到将要离开北京了,在最后的10几天里,他几乎每天都要去一趟琉璃厂、荣宝斋或中国书店,每次回来都带着一大包发霉味道的线装或民国版图书。和以往一样,他依旧会在第一时间“亢奋”的窜到我办公室,把那些发霉的书滩开并洋洋得意的说此书如何如何稀见,自己又如何如何赚了……。每每这时,我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心情,是为他高兴还是为他酸楚或悲哀。我能做的就是等待他出现那“狡诈”的笑脸,一旦出现,我会马上尽可能多的把人民币塞给他(那年代,线装书虽说比现在便宜,但也是几十元一本,属于高消费。而他毕竟还是个没工作的学生,但我已经工作好几年了,相比之下我也算个“大款”吧)。而第二天,他依然会重复着昨天的“洋洋得意”,依然还延续着那“狡诈”的微笑……。

那时,陪伴在文忠老弟身边最多的应该说还是一个高个女孩的身影,我经常在文忠的住处看见她“蓬头垢面”的在整理着图书,注册、打捆、装箱、封条,每次见到我的时候她都会腼腆的微微一笑,然后低头掩盖住她微红面夹,继续着手里的工作。每次高个女孩那腼腆的微笑居然可以制止住我的调侃习惯。因为她太腼腆了,我不忍心老看见她脸红的样子。

她就是现在文忠老弟现在的太太,当年一个文静漂亮的北大历史系女孩,如今一个贤惠的母亲、人民教师;我一直叫她小S。

很快就到了该分手的日子。18年前的那一天,就好似昨天发生的事情,使人根本无法忘掉。那日,我们依旧是“有说有笑”的一起吃了中午饭(我、我太太、文忠、腼腆的女孩),但明显比平时话少多了,而且说的都是连我们自己也不太明白的“前言不搭后语”的乱话。我们没有离别之言,没有叮嘱之语,没有展望未来之说,一切都仿佛是在心里……。下午,我把文忠送到火车站,彼此强装欢颜的依旧“调侃”,直到他孤独的走入检票口。我望着他的背影,左右肩膀上各挎着一个大双肩背,半弓着腰前倾着身体(人身体负重时的模样),汇入在人流之中,除了陪伴在他身边的那个“腼腆女孩”之外,就只有我的目光了,没有其他人来送他。

男人会落泪吗??反正他没看见我的,我也没看见他的!

……。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那首八十年代中期曾经很流行的歌,时常会在我的心里哼唱着:

一条路落叶无茎,走过我和你,我想问你的足迹,山无言水无语。

悄悄地你走过去,走到了这里,你双肩驮着风雨,想知道你的目的。

走过春天,走过四季,走过我自己。

直到现在,每当我偶尔听到这旋律时,依旧会联想起当年的画面——人流中一个因身体负重而半弓着腰的文忠老弟。

就这样,文忠老弟无奈的离开了我们这帮哥们。离开了他喜欢的未名湖畔,离开了他所钟爱割舍不开的学术氛围,最重要的是他不能再朝夕相处的伴随他的恩师季先生了,文忠回到了养育他的那方沃土——上海。多年以后,我与文忠闲聊时曾几次做过这样的设问:“如果当年继续留在北京,如果继续留在季先生身边,你的学术成就会怎样?”,我们没有并答案……!

从此,一直一帆风顺的文忠开始了自己长达几年的“麦城”之路。季羡林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散文叫《赋我永久的悔》(讲述自己对母亲的爱);以我对文忠的了解,这次离开季先生也许正是他一生中“永久的悔”(当然不是文忠的责任,也不是季先生的责任)。也许文忠老弟在若干年后也会写出他自己的“永久的悔”。

值得庆幸的是上帝很公平,大概是怕文忠老弟太寂寞、心态苦了,便就把那个高个“腼腆的女孩”赐给了他。我保证,这肯定是文忠老弟在那几年中唯一真正开心的事情,毕竟他在失去了太多东西的同时却得到了爱情,否则,他未必可以支撑到今天。

今天他们依旧很相爱。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