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公是不是真有此人?据说有个和尚是原型,天生就有灵异

(2017-08-12 11:21:30)
标签:

济公

梁武帝

分类: 历史

大文学家金圣叹写这篇文章怎么写?饭后无事,手搓身上的泥球。越搓越多,越多越搓。啊,不亦快哉。有那么一日,朋友上门,隔窗一看,金圣叹躺在躺椅上,一手拿书,一手就在身上搓泥球,搓的不时“啊,啊”响,也不知道是搓的舒服,也不知是文章动了情。不搓泥球对不住彪悍的人生,不搓泥球对不住才子的身份。

http://p3.pstatp.com/large/31f6000340c129fbf7ac

有位济公和尚,也爱好搓。破扇破鞋垢衲衣。不止是才子,已经成为神佛。电视剧里管济公搓下的污秽物,叫“伸腿蹬眼丸”,吃下去,能救人,也能惩治坏人。电视里演放的情节,是根据济公传下来的故事改编的。那么,现实里有没有济公这个人呢?

http://p1.pstatp.com/large/32070002f09a7b86e646

济公即道济和尚,又称宝志,世称宝公,亦称志公。他不是南宋人,而是南北朝时建都建康(今南京)的宋朝人。宝志在中国的佛教史上名声如雷,据《宝华山志》、《花朝生笔记》等书籍记载,宝志(约418-515年),俗姓朱,句容北乡东阳镇人。他刚出生时,眉眼清秀,但四肢卷缩如鸟爪。父母担心他日后难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在他7岁时,就送他到南京道林寺出了家。

http://p1.pstatp.com/large/320b0003fa16a9ce61d6

相传道济和尚老来突然就有了"灵异",梁武帝听到消息都从南京专程前来拜会他。《南史·陶弘景传》有一篇沙门宝志事:“宋泰始中(468年)见之,出入钟山,往来都邑,年已五六十矣。宋齐之交,稍显灵迹,被发徒跣,语默不伦。。。好为谶 记,所谓志公符是也。”其谶记流传后世者,大多散见于南史各传中,比如《梁武记》也记载有,天监中宝志有诗云: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梁武帝命人记下。 梁武帝萧衍原是齐朝雍州刺史,在得到江州刺史陈伯之支持后,于502年攻入建康,建立了梁朝,这年萧衍为三十八岁,八十三岁时梁武帝“舍身”当和尚的同泰寺发生火灾,火起之日恰为四月十四日,宝志的预言得到了应验。《工僧辩传》载,宝志有 云:太岁龙,将无理。萧经霜,草应死。余人散,十八子。世人都传说萧氏当灭、李氏当兴,所以才有后来的李洪雅起兵湘州,为王僧辩所败的事。此外,还有《梁书·何敬容传》载,宝志曾对何敬容说:“君后必贵,何败何耳”,果然之后何敬容做了丞相,担心何姓为祸,极力抑制宗族何姓者为官结果被河东王誉所劾,下台,应验了河(何)败何的话。齐武帝萧赜对宝志妖言惑众甚是忿恨,将他锁押进大牢。谁知第二天人们见他跟没事人似的,依然在街上溜达,都很吃惊。武帝得到消息,到大牢一看,结果发现他还在狱中。齐武帝知道他有神异,只好将他迎入华林园。到梁武帝时,武帝也是虔诚的佛教徒,故解其监禁,对他敬奉有佳,呼为志公。

http://p3.pstatp.com/large/31f6000340c4a8b01641

天监十二年的一天,风和日丽,宝志仰天默不作语,忽然就将寺中的金刚像搬出。自己自言自语,说:“菩萨当去”,次日,无疾而卒。琅邪王筠奉命为宝志撰写碑文,联想力丰富,词语丽逸。后人就根据此碑文演化出种种奇异之事,考据家钱静方先生在《小说丛考》中亦指出:“志公……误其名为道济,且误其时为赵氏南宋,于是(杭州)西禅林,伪造种种灵迹;什么‘禅僧出世’,‘牛角喷火’,‘半身金装’,‘初到灵隐’,‘古井运木’以及‘巧得阴阳泪,大闹秦相府’等等,实则济公即志公之误。”这样一误再误,给后人造成了错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