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一年,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看天际,风云变幻,天下要乱,是时候安排身后事了。孔子把弟子喊过来,交代他们设了五座虚冢,又留下一封谶书,放入悬挂在床头的瓦罐中。
https://wx4/large/4e365b42ly1fi7oaunelcj20bj06o0sv.jpg留下谶书,
秦始皇“焚书坑儒”,觉得孔子教的都是“无用”的东西。东巡,就想趁机掘孔子墓,找到经书之类毁掉。他到孔子住宅,登着孔子的台案上床打开瓦罐,得到谶书。一看,“登我堂,上我床,颠倒我衣裳”,最后一句最是可怕的咒语--“至沙丘而亡。”。秦始皇不禁恼羞成怒。于是,他真就掘开孔子墓,连着掘了五个。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613905a8e65ca1e676d9221d2f78bdb2x600x450x25.jpeg;,3,jpegx;3,700x.jpg留下谶书,
到此,秦始皇已经胆颤,虚汗直冒,下令避开“沙丘”另走别路。行进到河北,看见一群小孩在堆沙子玩儿,问他们,他们说是”沙丘” 。秦始皇于是应验而驾崩了。
孔子有五座虚墓的事,在晚清文人俞樾著《茶香室丛钞》里有记载。这说明盗墓掘坟,在孔子的时代已经不是稀罕事,连孔子也不得不考虑反盗墓了。
《晋书·石勒》记载,石勒当了15年皇帝,病危时,曾下遗诏:“三日而葬,内外百僚既葬除服,无禁婚娶、祭祀、饮酒、食肉,征镇牧守不得辄离所司以奔丧,敛以时服,载以常车,无藏金宝,无内器玩。”
书上记载石勒实行薄葬,墓内没有金银宝珠宝随葬。丧事也极为简单,官员各司其职,不允许参加。即使这样,为杜绝盗墓贼的贪念,当夜设虚冢,从城里同时抬出了十多具棺材。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bc442c51b037efcc89ba2440712296d6x522x240x21.jpeg;,3,jpegx;3,700x.jpg留下谶书,
石勒死后,侄儿石虎夺了皇位。石虎死后也设了虚冢。《资治通鉴·晋纪》上面说,东穆武帝升平三年,前燕皇帝慕容儁(jùn 古同“俊”)做了一个梦,梦见石虎咬其膀子,一怒之下就去挖掘显原陵。但打开了陵穴后,发现是个空穴,并没有找到石虎的尸体。于是慕容儁“购以百金,邺女子李菟知而告之,得尸于东明观下,僵而不腐。”
显原陵就是虚冢,有个女子不知从那里得来的秘密,卖给慕容儁。找到石虎的尸体后,“儁蹋而骂之曰:‘死胡,何敢怖生天子!’数其残暴之罪而鞭之,投于漳水,尸倚桥柱不流。”后来前燕为前秦灭亡后,告密者李菟也因此被杀了,被桥柱子拦住留下的石虎尸体,得到重新收葬。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b4e915557807d9bd85334fbfca9f786dx580x327x15.jpeg;,3,jpegx;3,700x.jpg留下谶书,
类似“虚冢”的例子很多,比较有名的还有丞相诸葛孔明。
据传,诸葛亮在死后便设了多处疑冢。定军山下的诸葛亮冢,就有真假之疑。诸葛亮秘葬定军山与他当年的经历有关。定军山是米仓山向西北伸入汉中盆地的支脉,曾是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时兵戎相见的三国古战场。诸葛亮在北伐生涯中,曾在这一带驻军镇守,在山中推演八阵图,教兵演武,此山遂得名“定军山”。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6c480a56ac139031635253b55bc0571ex250x300x13.jpeg;,3,jpegx;3,700x.jpg留下谶书,
诸葛亮临死时就有遗命,“葬汉中定军山”。现在的“诸葛武侯真墓”,“武侯之墓”,一直以来真假难辨,由此民间有了“真墓不真,假墓不假”一说。还有一处,“诸葛武侯真墓”,是清嘉庆四年陕甘总督松筠,依照当年诸葛亮疑冢说而垒。他就说,“武侯之墓”是诸葛亮的衣冠冢,也不是他的真身所在。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94ce8eca198821d0b8899691d1f0323cx489x240x38.jpeg;,3,jpegx;3,700x.jpg留下谶书,
虚冢是惯用的反盗墓招式。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朱元璋的十三城门同时抬棺材,是不是受到古人的启发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