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的名片是这样介绍自己的,“不吸烟,不沾酒。健康,自信。——乐征车队”。乐征车队的组建者正是二叔。
前天碰见二叔小区的王大爷,他跟我聊起二叔的事情,不由地说道,骑自行车的见的多了,骑自行车骑到人家这种水平的少见。我知道他是在夸二叔,二叔那“灰暗”的一页已经永远翻了过去。
二叔年轻时,正是摩托车疯行的时代,俊男靓女常跨着“太子”或者“淑女”在街头招摇着,呼啸来呼啸去。但二叔那时就表现出了他和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特点。二叔迷自行车。
我那时见到的二叔的情景是这样的,大日头下,一个人呆呆的盯着他的在二手市场淘来的山地车。一会儿拆的零散一地,一会儿又全部装起来。嘴里喃喃自语:到底是十一齿快还是十三齿快呢?
二叔由此开始“登堂入室”,手里玩的车越来越高级,嘴里的名词也越来越多。比如说车的材质,他会说是竞赛性铝合金。说车架,他会说是液压一体成型。还有什么快拆式花鼓,隐藏式车头碗类。听他的宣讲,我一点也不怀疑造出这样一辆自行车来会比造出一辆轿车来的简单。
如果自行车单纯只是二叔的爱好,倒也没人在意。没想到的是二叔居然为此辞职了,那可是这个城市人人艳羡的肥差。二叔甚至把自己的房产也抵押了出去,贷了款,开了家车行。
车行的正中悬挂着二叔的“镇店之宝”,那是他花费9000大元从一家大代理商那淘过来的。二叔告诉我说,那个车的材质是碳纤的。正是这个镇店之宝的价格吓坏了很多上门购车的客户,很多人琢磨不透一个自行车标价到一个小面包车的价格,不是造这个车的人疯了,那就是二叔疯了。
二叔确实是“疯”了。为了圆自己的梦想,也为了开拓车行的知名度。二叔策划了个单骑从内蒙到海南的行程。那是在冬天,而且临近年终了。我劝他,何必呢?二叔只是笑笑,说你不懂。
在这个城市里有这个“荒诞”想法的人还不多,二叔的出行立即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先是电视台对他的骑行给予了报道,报纸也向他约稿,说是让他把每天骑行的经过记下来,回头给他整理出来发表。
但二叔对这一切并不在意。他是真真实实的喜欢骑在自行车车上,喜欢每天面对着陌生的地域带给他的惊奇。一天他给我电话,我急切问他,你现在在哪?电话那头传来二叔爽朗的笑声,说,我现在到了神农架。下着大雪,正推着车走呢。你听我在雪里面走的声音。“咯吱咯吱的”,每一步都好象二叔的心在欢跳。
二叔历时一个月返回来了,被二婶骂的“体无完肤”。但二叔的乐征车队却因此组建了起来,他用他自己的行动号召了一大批爱好强身或者爱好游玩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