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一位患者的治疗,及其家族性疾病特点的总结,与治疗反思

(2018-12-07 07:53:10)
标签:

健康

分类: 医药卫生及生活小常识
患者,陈女士,现年五十岁,广场舞大妈的年纪。

患者最早找我治病,无非就是流感一类的。
只要你能确信自己是流感,银翘散永远有显著的疗效,这就是中医比西医牛逼的地方之一。
中医比西医牛逼的地方太多了。毕竟中医都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中医的历史,像中华民族在地球上存在的历史一样的漫长。
如果有谁患了流感,直接百度银翘散,照方抓药,吃了就好。且是越早用药,效果越好。

患者三十岁的时候,就患了高血压。
开始血压并不是很高,只是比正常数椐略略高了此,但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了。
患者生平最大爱好,就是麻将。
四川人中,把麻将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大有人在。患者就是这类人的代表之一。
只要不上班,每天吃了饭,就是坐着,一坐半天,从事着紧张而刺激的麻将活动。
这样的生活,高血压如何能好?

我行医三十年所见过的最年青的高血压患者,只有十二岁。

陈女士还是一个吃货,只要打了麻将,一般晚上都会有麻友聚餐。小城的大大小小餐馆,就没有患者没去吃过的。这样的生活,从三十岁出头,就一直持续到将近五十岁。
由于不爱动,吃了就坐着,还爱吃,所以,什么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肾结石,海绵肾,子宫肌瘤等,纷纷找上了患者。

因为过去二十年,一直给患者治疗上述各种疾病,便对其家族发病情况,也有一定了解:她的大爷死于陈旧性心肌梗死,享年八十岁。她的五爷死于胰癌。她有一位大哥死于重症胰腺炎。堂的三哥死于糖尿病,享年五十。
在她的这一大族人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胰腺炎,胰癌,都有相对多的人患病。
她堂大姐因糖尿病致双目失明。

无论你有钱没钱,阎王爷都不嫌。

今年国庆前后,患者所在公司组织员工体检。患者检出有糖尿病,血糖14尿糖两把叉。然后是子宫肌瘤3.0X3.8.去年患者同样检出同样大小的子宫肌瘤,可因去年一冬,患者不断地反复感冒,所以,整整吃了一冬的感冒药。因为患者嗜好麻将,于是总是患空调感冒。所以,去年一冬都在治感冒与反复感冒中就度过了。
开了春,患者嫌吃了一冬的感冒药,烦了,不想吃药了。直到今年再次体检,检出病来。然后,患者又有了冶疗法的要求。

体检过后,患者先是患了尿路感染:这个简单,中医八正散,专治各种尿路感染。
然后,患者紧接着,又感冒了。从国庆过后,又是反复感冒到现在。同时,患者曾有支气管哮喘史,所以,只要一感冒,就易引发支气管哮喘,这也是一个麻烦而不易根治的病。
冬天嘛,肺系疾患高发,比如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什么的。多少肺心病患者因为过不了冬而严重怀疑人生啊。

然后,又是先从银翘散开始,到什么麻黄汤,荆防败毒散等一 一试来。所以,什么子宫肌瘤,糖尿病,脂肪肝什么的,总是腾不出手来治疗这些病。

患者现在的症状是:刺激性干咳无痰把尿都咳出来了,喘气。

刺激性干咳加痉挛性呛咳,咳泡沫痰,甚至痰中有血,反复发作三个月以上,就应当严重怀疑肺癌。
患者也有家人死于肺癌胰癌肠癌什么的。所以,系癌症高危人群。

针对患者咳喘喘把尿都咳出来的情况,我现在给的处方是:人参6白术15云苓15甘草6黄芪20肉桂12附片6灵仙15

药用一剂后,效果明显。
我只是担心上述药物会加重患者的高血压,因为我当学生时,医书上写,以及老师讲,什么黄芪,附片,人参等,有升血压的作用。经过我观察,患者血压相当稳定。患者用药后,自我感觉相当舒服,且能咳出痰来而不是咳出尿来了。患者反映:现在一咳就能有痰,这种感觉相当的舒服,且不累不喘气了。

于是我明白了,很多时候,医书就是在瞎写。
当然,我也不是没遇上过用了上述药物升高了血压的例子,那是因为错用了药。
只要药用对了,药效杠杠的。中药效果一点不比西药差,更不比西药慢。比如冠心病,到患者死,西医也没见医好过几个人,哪怕什么支架啦你可以尽情的 安放,无非就是让患者最后倾家荡产人财两空。而中医治这些病,就给玩似的,并且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这是人类再发展一万万年,西医也达不到的水平。

然后,接下来,患者咳喘的情况彻底好转后,我就准备在上述八味中药的基础上,加上三棱,文术,水蛭,红花等药,治好患者的子宫肌瘤。

当然,患者是A型血,A型性格。就我长期对患者了解看,患者是一个急脾气,火气比较旺。用四川话讲就叫:肝经火旺的。这样的高血压患者,能用什么黄芪,附片而不加重高血压的情况,这可真是涮新了教科书上的机械教条式的刻板内容。

所以,医学教科书确实是常常在瞎写。与实际临床明显脱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本周股评:
后一篇:房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