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一本讲投机原理的书。
(2016-02-29 11:39:13)
标签:
股票 |
分类: 投资杂坛 |
一,
早上啊,我问我儿子。我问他说:儿啊,上次爹给你写的作文稿,你老师表扬你了木有啊?
我儿子说:表扬了呀。语文老师夸了,说你那文稿写得贼好,都快赶上小学三年级水平啊。
我说:哦,你们老师这么懂我啊。下次记得说声谢谢哈。
以下便是这篇文稿的大致内容,我在此贴出来,大家帮我找找毛病:
二,
正文稿开始前,请先允许我说一下说明:
放寒假了,老师要求同学们苦读世界名著,提高中国字的修养,于是,儿子就向他的干妈,就是我的方亲家要了几本书,其中就有《老人与海》,海明威的。
在记忆里,我好像上过学的,虽然上学的记忆,随年纪增涨,越来越糊模。学生时的记忆,以及学识,年复一年的,渐渐还给了我的老师,尽管老师不肯打收条。
《老人与海》嘛,我学生时肯定是看过的。
当时想嘛,贼好玩的一本书,就是写了一个老头,出海打鱼,结果渔获了一具鱼骨架的故事嘛。
事隔多年后重读,于是就有了如下读后感:
三,
现代美国,有太多的人,吃饱了撑的。成天没事干,就专事研究证券市场,然后写书,都称教你一套秘笈,可包打天下,并声称这套秘笈,经作者使用多少多少年了,从未曾有失手。你再一细看作者生平及年纪呢,发现这些人,也才四十来岁的样子,就自称炒了三十年股从未曾有过失手,于是,你哑然笑了,然后发现散落了一地的西班牙,特别是大牙,笑掉了不少:原来,这些歪果仁,也喜欢忽悠人啊。
于是,这就让我,想到了《老人与海》。想到了海明威讲的这个故事,以及,海明威,想告诉读者什么?
炒股票,就是炒未来。公司未来股价走向,取绝于什么?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市场价格由价值主导,并由供求关系影响。这话,从理论上,是成立的。
同时,关于价值,则是看不见,摸不着,见仁见智的。而价格,则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地摆在哪儿的,由市场给出的。
一根竹棍,于你可能很有价值,因为它是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一代代传下来的,是你们家家传的古董。很可能是传说中黄蓉丐帮的打狗棍,虽然你无法证明。这就是竹棍于你的价值。所以你不舍得扔。
可竹棍拿到市上出售,市场给出什么价,这个,就是价格。
所以,价值规律展开来讲,进一步的探讨,有很多问题。
比如,供求关系可以人为操纵吗?
你说呢?
接着发生的问题又是:谁是价格走向的操纵者?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情况有木有?
你说呢?
站在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角度讲,在海洋这条食物链上,大白鲨,当然是海洋行情的操纵者。
老人一生很背,基本没有过大的渔获,也未能像村子里其它捕鱼者一样,与时俱进,改进装备,使用电船与快船,所以,老人不得不跑到更远的地方去,以期能有更好的渔获。
天见可怜,于是,让老人渔获了他一生中,从来没有过的最大的一条鱼。可是,这引起了大白鲨的注意,于是,一大群大白鲨,以及大白鲨的跟风者,把老人的渔获,啃成了一具光骨头架子。
来得早的吃肉,来得迟的喝汤,书中还专门写了一个情节。一条更大的大白鲨,来得实在太迟了,就一口咬住这具鱼骨不肯松口,差点害得老人连这具鱼骨头都失去了。经奋力与这条大白鲨搏斗,才保住了这具鱼骨。
看来,大白鲨群的本意,是骨头也不肯给老人剩下的。
当我看这个故事,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当时就在想:海明威先生,究竟想表达什么呢?
如果没有肉吃,大白鲨会有那么多的追随者和跟风者吗?换句话说,用现在的话说,就叫,粉丝军团。
来得早的吃肉,来得迟的喝汤,实在太迟的,好歹还有骨头啃。
而老人为什么就没有粉丝呢,好不易有一个小孩,愿当老人的粉丝,还被小孩的父母叫走了。理由就是,老人太背了。跟着老人混,会坏了孩子的好运。于是,孩子被叫上了一条幸运船。
这就是这本书,讲述的故事。
作者就是在讲故事,
听者也就是在听故事,然后回忆与反思自己的人生事故。
我也就是在读故事,然后思考海明威先生想表达什么?
五,这本书很有意思。比如,读后感可以有:
1,老人一生都很背,直到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出海,都未能交上好运,为什么?
2,老人为什么不与时俱进?为什么不使用快船电船?是不是因为他一生很背,没有赚过钱,于是,无力更新设备,也无处融资?或者,老人早已雄心不再?
3,如果没有大白鲨,老人的渔获,在他垂垂老年,终于幸运了一回。于是,他可以安渡晚年了。可人生没有如果,海洋里,就是大白鲨的天下。
4,站在老人的角度,你大白鲨凭什么抢夺我的渔获?
5,站在大白鲨的角度,老人凭什么擅闯我的领地?
6,打鱼,村子里有人发了财,可老人一生,只是混了一个温饱,为什么?同在一片海洋里混,为什么人与人,差距会这么大?
7,打鱼,能让老人维持温饱的同时,也能要了老人的命。
8,如果老人连条木船也没有,渔获从何谈起?
9,老人一生生活在海洋,有丰富的海洋知识,但知识却未能改变命运,未能让老人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于是,作者小说中写的是,老人归结为运气背,你以为呢?
六,
如果这书是我来写。我结局会这样写:
穷困的老人,终于肯承认自己老了。尽管老人有丰富的海洋知识,一生奢求,打败大海,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他终于发现自己的人生,无法重头来过了。
老人终于明白,他的一生,就是替大白鲨打工的一生。
于是,改行写书。
老人的作品出版了。书名叫《如何在海洋中求生存》。老人靠写书卖书出了名,终于过上了他向往的富足的人生与生活。有了房,有了车,有了女朋友。
然后,老人有了粉丝团,无数粉丝按老人书中的方法,去海洋中求生存。
……
粉丝们老了,发现,重复了老人的错误。然后,粉丝们中的太多人,没有写书的才华,与卖书发财的幸运。这些垂垂老矣的粉丝们,成立了一个群,成天的回忆一生中,错过的捕大鱼的机会。痛恨自己没有及时准确地把握好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数得清的发大财的机会。
然后,直到现在,还有人在读老人的《如何在海洋中求生存》,还在重复老人走过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