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理论投资经典彼德林奇比照 |
分类: 投资杂坛 |
最近与群内学生瞎聊闲聊,无意中,聊到我的投资三阶段。简单总结如下:
一,第一个阶段:
我这人吧,生性胆小,无论做什么,都爱先找书看看,哪怕是养只鸡,养个鸭,养头猪。所以,我的书架上,现在都还能找不出少,类似如何养鸡养鸭养猪的书。
书看了,关于如何养鸡鸭猪兔等,也实践了,特别是养兔,我曾经养了三年多,可这并不代表我就养得好。
如果以养鸡鸭鹅什以的为终身职业,我想我肯定会亏死:但这并不代表这个行业,就没有人赚钱。我的亏损,只能说明,我做得不够好,别人做得比我好。
炒股,就是这个原理。
尽管一开始,我看了不少书,自认为学了不少理论,可还是不赚钱。
所以,我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找书看。学理论,边学边干还是不赚。
我这人,性格就这样,究人家的孩子嘛,胆小,谨慎,干什么都先找理论充实大脑,可还是不赚钱。给我养鸡养鸭一样,要么就养死了,要么就不赚钱。
二,第二个阶段:
比照书本干,还是不赚钱,我认为是理论修行不够。于是,我又阅读了更多的投资经典理论:从道氏理论,到证券分析,以及费雪的理论,江恩的理论,彼德林奇的书,等等。
这一阶段,就是一个慢慢积累,逐渐反思的过程。
然后,我同样比照书本理论,去实战中检验。
然后,发现书中的错漏。
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操作风格与模式。
三,经过以上过程,我现在回头看,理论不可以没有,可尽信书不若无书。因为很多写书的,人家就是纯理论研究。很多经典名著作者,作者本人的投资,就做得很烂,一塌糊涂。
所以,我的大徒弟很早就对我说:真正赚了钱,发了大财的,人家早游山玩水去了,哪有时间写书啊。
因此,证券市场的各种名著,一大半以上,都是由失败者写的。
唯一的好处就是,我所看过的,与投资扯得上关系的书,在我家的书柜上,形成了一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