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长城汽车与比亚迪

(2014-11-15 07:10:01)
标签:

股票

比亚迪

长城汽车

汽车

护城河

分类: 公司研究及行业研究,大盘预测

一,汽车整车行业,以及汽配行业,大体符合公司业务简单易懂原则,大体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没有护城河,或者说,护城河不够宽深的行业。现代人,应该大体都理解汽车是个什么玩艺的吧,所以,这一行业,符合公司业务简单易懂原则。

关于护城河,前边讲过的,护城河都是相对的,有历史阶段的。以汽车业为例,二战前,汽车算个高科技,懂汽车的人少。现在就不算了吧?

所以,关于护城河,我就不在此展开讨论了。我只知道,很多大师,如彼德林奇巴菲特等,都爱选公司业务简单易性的行业。相反,对什么他们不能理解的互联网行业,避之不及。可能,互联网,对巴菲特来讲,算高科技吧。

 

二,关于长城汽车与比亚迪,我常想的是,如果能把这两家公司整合为一家,那该有多好。因为,长城汽车在传统汽车方面是强项,但它的短板也很明显,就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明显落后对手太多了:

关于长城汽车与比亚迪


 

三,比亚迪汽车,在传统汽车上,明显是短板。但是,也许它真的代表了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吧。电动汽车,电混汽车,也许真的是代表了未来汽车业发展方向吧。但是,公司在传统汽车方面做得明显不如长城汽车,同时,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又要大量投入,显然,不用看公司财报,公司现金流肯定紧张:
关于长城汽车与比亚迪


四,如果长城汽车能一直保持传统汽车销售领先的地位,公司生存显然没有问题。但一个不积极思考行业未来的公司,总给人一种不思进取的感觉。再说,谁能保证长城的车就一直销量领先呢,谁规定了别的兄弟就不会有超越长城的一天呢?

 

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越来越完美,比如,解决了充电便捷问题,一次充电续航里程远超传统汽车问题,我相信人们还是乐于接受新能源汽车的。因此,比亚迪也许真的代表了未来汽车业发展方向吧。如果比亚迪能同时做好伟统汽车这块,也许,比亚迪的财务,就不那么紧张了吧。

 

六,操作建议:继续保持观望,等待股价大幅回落的一天。因为目前看,长城看不到未来,比亚迪未来很好,但眼下日子不太好过。公司股价大幅回落以后,我看好比亚迪未来。但一个公司资金绷得太紧,就会有出事的一天。说不定哪天,两家公司真的就整合为一家,或同时比第三方收购了呢,是吧?

正是基于两家公司基本面,都是那么的让人揪心,所以,我继续观望。

 

七,以下是从网上找的关于两公司今年销售情况,大体印证了我上述对两家公司财务状况的猜想:

 

前三季度财报来看,有自主品牌盈利“常青树”之称的长城汽车(601633.SH)也褪去“青色”。

财报显示,1月-9月,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收入425.86亿元,同比增加4.44%。但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6亿元,同比下降9.49%。

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长城汽车实现销售50.85万辆,同比下降8%。在此期间,SUV的总销量为34.63万辆,皮卡销量为9.16万辆,轿车销量为7.07万辆。而轿车前三季度累计销售7万辆,同比下降53.9%,三季度销售轿车1.4万辆,同比下降68.36%,轿车下滑逾半。

长城汽车方面称:目前是长城汽车的战略调整期,暂时放弃轿车市场,这是导致今年轿车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此外,研发费用大幅增长、徐水工厂已竣工但新车型尚未放量或上市等因素导致的收入与毛利率双降、费用率上升,也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

比亚迪:利润销量“倒挂”

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涨的比亚迪(002594.SZ)却同时面临净利润下滑的尴尬。

财报显示,比亚迪第三季度营收136.9亿元,同比上升8.13%,前三季营收总额为404.09亿元,同比上升4.4%。不过,在净利润方面,第三季度比亚迪净利润下滑了26%,为2821万元;而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89亿元,下滑16.3%。

事实上,今年1-9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已突破万辆,达到11477辆,稳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宝座。其中,秦累计销量为9473辆,e6累计销量2004辆。比亚迪财报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销售增加,今年以来应收账款增加66%。

此外,传统汽车销量的下滑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比亚迪的整体业绩。数据显示,比亚迪前三季度销量29.8万辆,同比下跌20%;其中9月销量3.62万辆,同比下跌23%。由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整体较小,短期仍难以完全对冲传统车下滑的负面影响。比亚迪预计,今年全年净利润变动幅度为-22%至-9.5%,全年净利润在-4.3亿元至-5亿元之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