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方案再谈每年自有资金四家 |
分类: 公司研究及行业研究,大盘预测 |
昨天,我写了一篇关于长江电力的短文稿,我也没想到会被推荐到新浪的股票博客上,由此引来好几个博友的不友好留言,我只好把这些人统统加入黑名单。
为了进一步说明长江电力的成长性,我先举个例子,讲个故事:
张三有一手做狗肉包子的好手艺,据说是师承天津的狗不理。
张三一心想奔自己的事业,于是回到村上,向村上申请要开一家狗不理肉包子店。
村长李四批准了张上的请求,并允许张三向村民募集资金。
张三作了财务预算,开一家包子店,大约要一万块钱。张三自有资金五千元,还差五千元。
在李四村长的协助下,张三的募投活动很成功,有五千村民,每人出资一元钱,公推村长李四为小股东代表,成为了张三包子店的小股东。李四及众村民,不参与日常工作,只坐等年终分红。
张三李四双方约定,获利按七三分成。因李四等不参与日常工作,所获利润,李四等五千小股东,分得三成。
为了便于叙述,并刨去什么通胀呀以及企业运营成本增涨等因素不算,我们假定张三李四包子店,每年都能稳定赢利一万元,李四等五千小股东每年总计可按时分红三千元。
这家包子店,就好比现在的长江电力。
后来,经过张三的辛苦经营,在后来的十年中,张三又独资新开了另外四家包子店。
再后来,最早的那家张三李四包子店上市了,张三承诺,为了避免同业竞争,他自己后来独资的另外四家包子店,也会注入上市公司的。
这个我瞎编的故事,是不是就是明着在指长江电力啊。
你能说长三的包子店,由最初的一家,到后来经过十年经营变成五家,没有成长吗?
无论是年营业额,还是利润,都不是一家店可比的了吧?
只是这种成长,给最早的张三李四包子店的那五千小股东,带来了什么好处,这就难说了,是吧?
你这些小股东,只是最初参与了张三李四包子店的集资,后来的店,都是人家大股东一人独资完成的,所以,你小股东,凭什么要分得企业后来成长的好处呢?
因此,长江电力大股东承诺的,后四个巨型电站的注入,是否会让现有小股东受益,完全取决于资产注入的方案了吧。但你不能由此否认它的良好的成长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