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买招行?

(2013-08-18 06:13:49)
标签:

让我

风险

在美国

银行

女人

分类: 投资杂坛

过去,我说的过去,是指地产在98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后,一说起A股,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想到银行地产。

现在,地产,作为一个行业,我看不清,所以,我是割肉出局的,数年不碰地产股了。就如同光伏一样,不管别人说什么,限于我的无知,我看不清,所以不碰。

作为投资,我不喜欢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我不喜欢我理解不了,或是让我看不清未来的行业。所以,不管别人说什么,也不管是哪个谁有多么的看好,反正我看不清未来的行业,坚决不碰。

做投资又不是玩女人,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点也不浪漫不好玩,反倒会是让我血本无归。

所以,我的第一大重仓股是长江电力,因为我认可公司未来十年的发展及由此带来的赢利能力的翻翻增涨-----尽管友人不止一次地讲,A股非常不喜欢这种业绩增涨无悬念的公司,可我们还是都重仓了这家公司。我们有足够的持股耐心,我们现在都持股四年参与分红五次了。A股的牛与熊,都不改我对这家公司的喜欢。这就是一家脚踏实地地做主业赚大钱的公司。

所以,每每买入一家公司股份时,我都会千万次地问:公司为什么吸引我,它倒底好在哪里?比如长江电力招商银行吧,如果它们是我的私企,我睡着了都会笑醒。所以,每每我这么想时,我就知道,我遇上好公司了。我既喜欢这两家公司,又喜欢这两家公司每年按时给我的花红。至于A股是牛是熊,这个,我判断不了。我只知道,冬天过后会有春光。

又比如我今年买入的小公司金风科技,我也同样会假设,如果它是我的私产,我同样会睡着了都会笑醒,因此,我也明白,我遇上好公司了。余下的,就是以什么价买入的事了。

我不喜欢的公司很多:我不喜欢爱讲故事编题材的公司,我更不喜欢那种什么要是一旦成功就会成为微软第二招行第二的公司-----人家的成功往往不具备可复制性,就如同这个地球没有谁能复制巴菲特一样。所以,你永远是你,我还依然是我,谁也复制不了谁。因为一个公司之所以最终伟大,有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的不可复制的偶然或必然的条件。简言之,有的是因为能干所以才幸运。有的是因为幸运所以变得能干。

比如,四川长虹就曾经非常成功,可如今呢?所以,一个公司的成败,有很多偶然或必然的因素。

我还不喜欢什么重组股壳资源,因为我没有能力预知重组最终是否一定能成功,乌鸡是否必定最终变成凤凰。我对那些没完没了的发布重组利好消息的公司的理解是:这就好比高龄剩女一次次的高调征婚一样,多年过去了,她们还在征婚。因此,我曾问计于友人道:这个世界为什么有剩女?友人给出了多种组合答案。其实,关于剩女产生的原因,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谁都看不上。

早年,是这些后来成为剩女的人,谁都看不上。到后来,是谁都看不上她们了,因此,产生了剩女。

那些一次次发布重组利好的公司,就是A股中的剩女。

因此,我喜欢的公司只有一种,那就是:未来数年或十到二十年,公司赢利能力能年复一年地增强的公司。一旦公司走向衰败,我当然只好见好就收了,甚至不惜割肉出局了-----这也是为什么不我再愿意死扛着地产股的原因。

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好像使得行业的生命力也变得越来越短了。所以,惜时王谢庭前燕,也总是很快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个曾经很火很美好的行业,也可能短短数年就走向衰败,这种走向衰败的速度,有时比娱乐圈的明星的起落还要快。因此,要找到一个能保持十年二十年高速发展的行业,可真不太好找。

 

关于银行股呢,这两年不看好这个行业的声音很强大很主流,可我还是那么的偏执地看好整个银行板块。

 

我最早是把银行股分为:工中建农等四大行为一细分板块,股份制银行如招行浦发民生为一细分板块,地方小银行如宁波北京南京为一细分板块。最早大体是这么分的。

我当时及现在的原则一直都是,只在股份制银行中打主意,也就是,我只在招行浦发民生光大中选我的持股。尽管我也明白,如果银行业一直保持高成长,则地方小银行的成长性要高于民生招行一类的,但同时风险也会大于这一细分板块。所以,出于风险考虑,我一直相对偏爱民生招行浦发。

 

我今年,又看了两海归写的关于美国证券业及银行业现状的书:作者在美国,有在这俩行业的从业经历。通过这两本书,我更明白了A股银行业与美国同业的差距,这就更坚定了我对银行业的看好。但限于我能投入的钱太有限,所以,最终持有了几千股招行。只是我的买点很不好,一买就套,因此被认识我的人称为:买跌手,点绿王。别人还曾这么问我:你怎么这么的能啊,你看,你不买,股票就涨得好好的,只要你买,那是一买一个跌,你为什么看得如此之准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