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乌镇
(2018-02-21 14:34:21)
我小时候,经常随我的戏迷舅舅去看戏。每当听到“叮当叮当”的摇铃声,就要站在家门口等候,从那个扛着“戏牌”子,吆喝着“今天晚上、国乐剧场、上演越剧、三看御妹……”的“烂褡逼”口中或者“戏牌”上,了解当天晚上演啥戏。当时,由于早在解放初期,中市的“大华戏院”就已经是危房而停办,因此,只能到十景塘畔的“国乐剧场”看戏,当时进入剧场前,先会花3分钱买一包“邋遢阿金”的南瓜子或者葵花子,到了戏园子里面,可以花2分钱叫一杯“茶水”,茶倌会拿一杯茶和一根铁丝圈给你,就插在前面靠椅后背的小孔里,还时不时地会过来续水。我清晰地记得,乌镇人最喜欢看越剧,称之为“绍兴戏”,然后是京剧、沪剧、黄梅戏、还有锡剧、昆剧、宁波滩簧、湖剧…… 譬如有:梁祝、豪姑塔、半把剪刀、碧落黄泉……等。然而,到了1985年,乌镇国乐剧场改建为“乌镇影剧院”,时常放映一些武打片和战争片……就这样,“看戏”,慢慢地淡出了乌镇人的生活和视线,再后来,这国乐剧场承包给了私人做舞厅和KTV,直至近几年改造成社区和老人活动中心……从此以后,去“戏园子”和“剧场”看戏,似乎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2012年,乌镇旅业总裁陈向宏先生提出:乌镇旅游业要走“文化复兴”之路的理念,并投巨资建造了在国内外鲜为人知和罕见的“乌镇大剧院”,同时,又恢复了国乐剧场、复建了沈家戏园、翻造了蚌湾、秀水廊剧场、改建了水剧场等7大戏园子和剧场,并于2013年,会同赖声川、黄磊、孟京辉、田沁鑫等国内一流的戏剧大师和名流,发起和举办了首届“乌镇戏剧节”。一眨眼,5年过去了,“乌镇戏剧节”也5周岁了,“乌镇戏剧节”从首届戏剧节人们的不屑、茫然、质疑……中,一路走过5个春秋,到了今年国内外游客和戏迷朋友的认可、追捧、甚至是趋之若鹜,不得不承认,“乌镇戏剧节”成功了,乌镇的“文化复兴”之路走对了,这个以“戏剧”为主创的“文化产业”,非但担负起了乌镇旅游业的创新和开拓,更是承载起了乌镇、中国、乃至国际戏剧文化的复兴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