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与二姐在QQ中留言,让我有空看看他们两写的对父亲追忆的文章,特转之:
二字对我们姐弟们来说巳经很遥远了,在记忆的长河里父亲留给我们的印象太短暂了,记得那一年我才七岁,父亲就匆匆离世了。
父亲的一生虽短暂,但不乏精彩,他年青时舞文弄墨,写得一手好字,好文章,在当时的双林(湖州地区)也称得上是一才子,跟母亲的恋爱又是那样的轰轰烈烈,(这在我回忆母亲一文中巳提到过,)
没有父亲的新潮思想和对母亲挚着的坚持,就不会有他们的爱恋故事。
对父亲的记忆可以追朔到我三岁那年,因为那件事对幼小的我太过刻骨铭心,所以记得非常清楚,我三岁那年父亲开始病重吐血,母亲无法同时照顾三个孩子(上有姐下有弟)
和病重的父亲,经人介绍,就把我送到乡下一户地主人家当童养媳,因为当时穷人家是拎养不起孩子的,原本想人家家境好吃穿总不会愁,没想到那黑心人家简直不把我当人看,晚上不让上床,也不给脱衣,每天和衣而睡,大冬天就倦缩在灶口的稻草里。当攵亲得知这一情况后,几次拖着病重的身体前往与他们理论,无奈文人斗不过地头蛇,好几次父亲冲动的想把我拎回家都被母亲劝住,因为当时的家境实在是捉襟见肘,尽靠父亲的一点微薄病假工资除了维持全家生活,还得给父亲抓药。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我七岁那年,因为到了上幼儿园的年令,那户人家坚持不让我上学,说什么,不要说幼儿园,以后小学也不会上,女孩子识什么字。那时父亲巳病重得动不了身了,他对母亲说:
小孩子吃点苦也就算了,但不读书万万不能,那为害了孩子一辈子的,这一次你一定得听我的,把孩子接回来吧!
母亲拗不过父亲,就这样,我又重新回到了父母身边。但遗憾的是这年冬天父亲病痛加上焦虑再也熬不下去了,带着万般的无奈和不舍,终究还是抛下我们走了。那年父亲才四十岁。
回想父亲病重期间对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一定要学会坚強,我们人穷志不短,要好好读书识字,将来才有出息。他还对我说过,你虽然是个女孩但骨子里有男孩子气,父亲很喜欢你勇敢的性格,去地主家吃了几年苦是我对不起你,但你学会了勇敢,姐姐身体不好,你要帮妈妈照顾好弟弟.......。这不尽是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也是对我一辈子终身难忘的嘱托!
对父亲的更多记忆,那是来自于以后几十年中母亲在有意或无意间讲述到的;
父母刚结婚那会儿,父亲在上海霞飞路一家搪瓷厂工作,母亲在租房旁边开了一家小小糖果店,(记不起他们为什么,又怎么样从双林来到上海的)用母亲的话说当时的小日子温磬又浪漫,有空就去电影院看电影或去上海大舞台看越剧,母亲还一直为亲眼看到过越剧十姐妹中好几位的戏而自豪呢。后来因为打仗了,日本人冲进租界,搪瓷厂也被烧了,父母隨同逃难大军来到乡下____
吴兴县的善链镇,父亲就在善琏找了份差事,在工商联,那时也叫商会,做文书工作。也就是在那时,在逃难路上父亲遭受风寒落下病根,由于没钱彻底根除,加上打仗连年兵荒马乱,药又紧张,我们几个孩子的相继出生,烦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得父亲结痨成疾,病情越拖越重。
母亲在回忆攵亲时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父亲是个好人!
虽然自己日子过得很紧,但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总是能帮则帮,因为父亲的笔头好,当时善链镇政府有抄抄写写的都会让他帮忙,但是他非常看不惯那些官员专横跋虏的行径,回家常常唉声叹气,有好几次为了帮那些苦难的人差点丢掉性命。一次国民党兵抓壮丁,为救一个不满十六岁的孩子不被他们抓走,挺身而出,那个兵拔出了枪,还好最后一刻没开枪而调过枪口用枪托朝父亲胸前狠狠打过去,父亲应声倒地才躲过一劫。还有一回正值青黄不接之季,国民党兵到镇上收所谓的军粮,穷人家本来就无米下锅,那些当兵的就拳打脚踢,父亲实在忍无可忍上前力争,被当兵的抓走,关了二天,后来是镇上百姓为救我父亲,嘴上喊着先生是好人,手上拿了农具去镇政府闹事,那些官员怕地火发,(当地的土话,意思是怕群起造反,)才把父亲放了。
经过这二次惊吓以后,母亲是天天提心吊胆过日子,只要父亲没回家,外面有狗叫她都会心惊内跳。她常常提醒父亲,你身体不好,经不起这样大起大落的折腾了,万一有个三长二短让我怎么办呀!
但父亲总是宽慰母亲说:。我是在做为子孙结德的事,是好人就不会有事。你放心好了。古人云:
留财于子孙不如结德于子孙,我没有财留给他们,希望我做的一切能结德于他们。最后在父亲的弥留之际,还不忘叮嘱母亲,一定要教育孩子好好做人,要帮人于水火之中,都给人于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特别是我儿子(指得是我弟弟)他可是我唯一的儿子啊!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
父亲走了,带着万般无奈和不舍永远的走了!父亲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足够我们享用一辈子。
我满含泪水写下了父亲留在我心里尽存的一点记忆,心情久久难于平复,虽然我没有享受到多少父爱,但是父亲留在我心中的形象异常高大,我会有这样的父亲感到自豪,我一辈子牢记父亲的教诲不曾敢忘!
在父亲节来临之际,我感谢乐龄网给了我这么好的平台,让我痛痛快快的回忆了一次父亲的短暂一生。现在自己也是巳过花甲之年,我一直在用父亲传承给我的精神去教育我的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
在此
我想对远在天堂的父亲说一声,你虽然离开我们巳经很久很久了,但是儿女们永远思念着你,记着你的教诲,请你放心。愿父亲在天之灵一切安好!
女儿就此叩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