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秀”的制度才是老百姓的需要
(2009-07-18 07:29:15)
标签:
制度作秀窗口单位老百姓杂谈 |
不“作秀”的制度才是老百姓的需要
田埂说事(520)——向供电工人问个好
昨天晚上8时30分,家里突然断电,我发现空气开关跳闸,想去掰,不料开关的手把断了,于是,我试拨了乌镇供电所88714999电话求助,大约在15分钟后,一名开着摩托车、戴着安全帽、背了个电瓶灯、满头大汗的工人就到了,于是,我掌灯他修理,数分钟后即恢复。而且这名工人不收一分钱、不抽一枝烟、不喝一口水就走了。
倒并不是因为帮助我修理才向供电工人表示感谢,而是在今天早晨锻炼时,有几位老人也说起这样的事情,都是求救后马上得到修理和恢复供电,否则这样的热天没电将怎样度夜。
在修理中,那名我叫不出名字的工人对我说:“单位有制度,值班人员基本上要做到随叫随到,特别是在这样的盛夏,要求我们多为老百姓想想……”
我不由得对此深有感触,因为在树立形象、转变作风的活动中,有许多部门和窗口单位都出台了一些制度和措施,而绝大多数是围绕着老百姓转的,听上去十分动听和感人。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就有许多“前提”和“门槛”。譬如要办成功一件事,这些单位和部门说的是天花乱坠,有多少承诺、有多少保证、有多少限制、甚至还有许多与办事人员奖金挂钩和所谓的“一票否决制”的规定。然而,这些所谓的承诺都是设置在一些“关卡”和“门槛”的后面,譬如首先需要什么资料和材料、需要什么部门先批准、需要哪些单位先审定、需要哪位领导先同意,如果这些都齐全的话,我们保证在几个工作日内完成,可想而知,等这些“首先”完成以后,黄花菜都凉了。
我不由得这样想,我在昨天晚上的报修过程中,如果出现这样一个程序,首先是在抱修电话里告诉我:亲爱的用户,很愿意为您服务,如果需要维修,请先来供电所填一张《用电报修单》,上面写明姓名、地点、内容、理由、联系的电话号码和报修时间,我们会马上上报供电所领导审批,再由所领导通知值班组长,同时会有值班组长安排值班人员为您服务,同时,我们也会及时通知材料处为你准备材料,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您取得联系,派员上门为您修理……希望您耐心等待。如果这样……如果这样……
我想,如今的便民措施是时有耳闻,但是也有不少是“换汤不换药”,有的是应付上面检查,有的是装订成册成为“台帐”的,有的是挂在墙上的,有的是为了创建什么“先进”、“文明”单位而立……总之,有许多是为“秀”而制定的,因此,我感慨,不“作秀”的制度才是老百姓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