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加分缔造了“不平等”

(2009-07-14 07:27:18)
标签:

杂谈

高考加分缔造了“不平等”

田埂说事(518)——我也介入一下话题讨论

目前,对高考加分问题,在网络上讨论的较为热烈,我也凑个热闹,谈点个人看法。

从高考加分的政策上看: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过程中对“特长生”的加分政策。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许多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弥补高考过程中某些不合理缺陷,仿佛说的是冠冕堂皇,但是,据我的看法,它是缔造了一定的“不平等性”,直接冲击了“人人平等”这样的定律。我的看法如下:

1、高考仿佛是战场上的“肉搏战”,完全凭个人的本事。所谓的“一分定乾坤”就是这个理,而有了这些“实战”以外的“加分”,何来的“平等”?

2、高考是检验一名学生的真正知识和学问,而有了这些不知道有没有“水份”的加分,就很难说了。

3、高考加分究竟怎样监管?谁说了算?是否存在着漏洞和暗渠。

4、高考应该是对学生综合实力的认同,是“真才实学”的肯定,而这些“单项加分”究竟有多少实用价值?

5、这些高考的加分,有没有存在巧立名目、移花接木、暗渡陈昌、投机取巧?

6、能够获得高考加分的,有不少都是经过“培训”、“加工”和“锤炼”的,这里需要浇下多少资金,譬如“培训费”、“指导费”等,是否存在着“用金钱浇灌”的嫌疑?或者说让某些机构和部门,有了敛财的机会?

7、许多学生成绩本来就平平,但是为了达到加分的目的,使他们在完成自身学业的同时,又拼命地去攻这些所谓可以加分的学科,是否存在着“我们的孩子太苦了”这样的现象。

8、因为有加分,使一些“有钱有势”的人,不得不去“动脑筋”,千方百计地围绕着加分转?甚至使“以权换分”和“钱权交易”有了窗口和渠道。尤其是一些体育竞赛的“优胜者”们,是否存在着靠家长们的关系和金钱,是否有着“造假”现象?

9、许多普通老百姓,平时根本没有机会和成本,进行什么专业培训、航模比赛、电脑制作、科技创新等,只能苦读书,他们哪里来的加分机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某某加分了、某某上了某大学了、某某进了一本门槛了等。

10、加分不应该与特殊照顾划等号。譬如烈士子女、荣誉军人等确实要照顾,我认为干脆就来一个“特殊照顾”,而不应该以加分的形式出现,这样本来就没有度,譬如加多少?加到什么程度等。

 总之,我认为,高考加分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特权”的蛛丝马迹。在近乎于残酷的高考“博奕”中,个别家庭和学生靠高考加分,与那些没有什么背景的“裸考”学生去竞争,显然是不公平的。

当然,以上仅仅我个人之拙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