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病难的症结所在

(2009-03-17 17:46:14)
标签:

杂谈

看病难

改革

烦琐

看病难的症结所在

田埂说事(460)——从求医体验“看病难”

最近一段时间,常常出入一些较大的,甚至是省、市级大医院,在求医的同时,也真切地体会到了“看病难”。现作如下分析和探讨,供大家商议:

1、医疗资源的不等性和缺乏:

做一个生化血检查,从清晨6点就去排队,拿到一个54号,等到8点正式开始抽血,已经是250多号了,尽管医院也开4个窗口进行抽血,但是,有许多市民表示,抽个血就需要清晨5点就起床,而且连上班也迟到,太难了。

感想:有的医疗资源很多而且空,可有的投资不大的却不愿意投资,简单的抽血,就是这么让人受难。

2、规章制度的死、硬、板、僵:

就像抽血这件事,其实就是因为需要早晨空腹而集中在清晨。但是,由于窗口的限制,人员的定岗规定等,因此,只能开这几个规定的窗口。

感想:难道医院就不可以进行合理的人员调整,对抽血窗口进行时间方面的灵活性调配。

3、一成不变的老套路。

我从按照规定,在第二天的血检报告上看到这样的时间,我的血是上午8点30分抽取,而结果报告是在当天上午的9点41分就完成化验和填写报告,但医院就是要患者在第二天再到医院拿检验报告。

感想:过去有许多医院需要把血样送某上级医院检验,但是,时隔多年,这样的规定还没有变,也不管科学如何发达,也不管其实在在当天就可以拿到报告的现实,医院就是按照老套路慢慢进行。

4、过细的章程折腾人。

就像做个运动心电图,需要到心电图室先做的普通心电图,再转到运动心电图室拿预约单和须知,再在规定日子到一个地方进行安装,第二天取运动心电图器又要到另外一个地方,而且当场取下不读表,必须下午再去又一个窗口去取,同时,根本不告诉你心电图究竟是什么结果,除非自己看的懂,否则看不懂自己再去挂号找医生。

感想:仅仅一件“装”和“取”运动心电图器的事情,搞的如此复杂,真是折腾人。

5、频繁换岗弄死人。

如果今天你在这个科室看了专家门诊,明天根本找不到这个专家医生,有人告诉你,可能在住院部,可能在动手术,可能在行政办公室,也可能休息了,反正,频繁地换人换岗让人眼花缭乱。

感想:可能这就是如今的人才政策和是资源利用,但是让求医者好一番难找。

6、保密制度让人生疑。

譬如你是找某个医生看的病,当你再一次找他时,或者打听他的电话号码,有许多其他人员告诉你,人不不知道那里去了,电话号码也不知道。

感想:我也真不知道这些人是同行嫉妒,还是医院规定医生的电话需要保密和不能公开。

7、缴费真像是在超市。

如果看病了,在最后缴费的排长队,真的像在超市里购物付费,不管人再多,有许多窗口照样高挂“暂停”牌。根本不管排队多么长。

感想:超市付费的基本上是健康人,而医院缴费的有许多是病人,这样长时间的排队,真的让许多病人吃不消。

8、“冷酷”还是医院的主旋律。

虽然说,如今的大医院在某些方面的态度有所改进,但是说实在的,“冷酷”还是主旋律。譬如:去!出去,到外面排队去!没轮到,你干吗进来?先去缴费等。

感想:如果在这些话语的前面多些“请”,或者“笑脸”相迎,再或者讲的再详细一点,该多么好啊!

9、医生的主观意念仍旧是患者的“坎”。

尽管有的摄片和病历可以通用,但是医生的主观意念常常会告诉你:“我要的检验指标,你的报告单里没有,需要重新检验……”因此,只能重新开始。

感想:一个和尚一本经,一个将军一个令,难啊!

10、烦琐还是占了主导。

就像我检查心脏,一共花了6天时间7个趟次,最后却配了19元钱的药。譬如:

第一天,找医生,开单子;

第二天,上午清晨抽血、下午预约心电图,

第三天,拿生化报告。

第四天,安装动态心电图器,

第五听,取下心电图器,下午拿报告。

第六天,才找专家医生看报告治病。

感想,如果能够多为病人考虑一下,减少、精简、合并一些过烦手续,该多好啊。

总之,尽管老百姓看病难已经成为一个老话题,而且中央到地方都在叫和改,但是,如果要真正要有成效,除了经济方面以外,医院在一些规章制度上也应该进行一些创新和改革,否则,要解决“看病难”永远是句空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