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埂说事(372)学生猝死——一门不容忽视的“社

(2008-11-24 16:53:21)
标签:

猝死

闹事

社会学

杂谈

田埂说事(372)学生猝死——揭示出一门不容忽视的“社会学”

我在11月6日,刚刚发过一篇关于本地学校一名高中生的晨练中“猝死”的文章。今天,又要发一篇关于几天前,本地一所小学,又一名小学生在美术课“猝死”题材的文章,似乎学生“猝死”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其实不然,我田埂说事的本意,是从这些问题中,寻找到其中的共性和个性。

据我的观察:其中的共性那就是:孩子的健康不容乐观、事发后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闹事”现象、最后的结果都是用钱摆平。而这些事情的个性那就是年龄不同、地点不同、补助数额不同等罢了。

为此,就引伸出今天我的话题:学生猝死——一门不容忽视的“社会学”。

1、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的下一代,其健康情况怎么啦?不说如今许多学生体质不好,而现在,“猝死”这个要命的词,也常常出现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只不由得不让人担心。

因此我想说的是,关于孩子的健康检查,似乎每所学校都有,但是据我了解,对学生健康检查的“套餐”是价格最低的,也就是学生体检涉及到的项目,是最基本和简单的。因此,譬如:心脏、大脑等许多关系到孩子生命的项目,得不到有效的检查,甚至到了“猝死”后,再通过检查、费好大的周折才发现,但此时,已经什么都晚了。

因此我想,是否可以把对孩子的健康检查项目范畴扩大一些,除了一些常规的,再增加一些学生容易得和容易犯的项目检查。虽然像小脑血管畸形等是检查不出的,但是譬如:心动过速、早博等还是能够检查出来的。

2、现在的社会有一个“通病”,当有不测事情发生后,不少人想到“闹”,当然,失去亲人果然痛苦,“闹”仿佛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大闹和恶闹也时有耳闻,最后一定要惊动政府部门和警察等,才坐下来洽谈和商议。

因此我就想到,这个社会,也就是说,无论是学校、企业,是否应该“调解关”前移。一旦发生此类事情,一方面马上向上级汇报,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在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关注和顾问,主动与对方接触,不要到时人都走了个精光,甚至连领导也“逃走”,逼得对方以“闹事”的形式来“逼宫”。

3、还有一点很重要,无论是哪个企业或者单位,是否应该设立一个预警机制,尤其是我们的老师,要学点观察生命迹象的本领,学会抢救的基本常识。尤其要树立一个抢救意识和流程。譬如发生了事情,能够马上决定:通知学校医务科医生,决定送哪家医院?通道和线路怎么安排?车辆在哪里?怎么送?等等,把病危孩子争取在最短时间送道医院。这样,才不至于临时慌了神和乱了阵脚,甚至延误了孩子的抢救时间。

我想,以上:“扩大体检范畴”、“调解工作前移”、“树立抢救意识”。或许能够减少学生“猝死”悲剧、遏止“闹殇”事情、延误抢救时间的一些有效办法。

但是我总觉得,学生“猝死”虽然看似一件偶然的事情,但是类似“闹事”这样的事情,同样在其他方面有所体现。所以说,这些问题在社会上非但常见,而且是一门复杂的“社会学”和“关系学”。譬如:拆迁、征地、讨薪、医患矛盾等,都容易引起“闹事”,如果都能够像以上所说的:“预防在前、调解前移、解决及时”,许多事情都可能解决在心平气和中。

当然,我们的希望是这样的悲剧和“闹事”少发生或者不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