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说事(365)一周年说事感触颇多——我还继续说
(2008-11-17 16:44:31)
标签:
田埂说事继续吗杂谈 |
田埂说事(365)一周年《田埂说事》感触颇多——我还说下去吗?
各位朋友:从《田埂说事》的编号365号上看,今天刚巧是我《田埂说事》一周年。
回顾从开博到《田埂说事》,并坚持说了一年的整个过程,虽然这些都是开博以后一些随意的、带有玩耍性的自我娱乐活动,但是我真切地感受到收获甚丰、感触颇多。
今天,我就感触和收获与各位朋友商榷,也算是一篇阶段性纪念性文章:
1、拓宽了视野:要想与朋友们讨论一些国际国内风云方面的事情,必须得先关注这方面的事。譬如:次贷危机、美国两房公司倒闭、雷曼风云、救市、金融海啸等,这些都需要自己主动地去了解一二。
2、增加了知识:无论是国际国内,也无论是党政军民学,都自有一套内在的知识和学问,你如果想与各位朋友有所交流,你必须接近他们,了解他们。譬如: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4万个亿救市的基本内涵、台湾蓝绿两营的矛盾,阿扁的处境、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医疗改革的困难等,都在学习和交流中有所提升。
3、学到了技巧:在接触中,有许多自己根本不懂,或者了解不深,通过说事于朋友交流,有许多新的领域可是涉及。譬如:摄影、诗歌,从听人评价到能够享受,再到也能够对作品进行审视和评说,以及懂得欣赏,都使自己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4、增进了友谊: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外埠的,在说事中我们共同讨论,甚至互相指出不足,既增加了双方的知识,更是增强了互相之间的友谊。如今,我已经拥有200多位朋友。
5、结识了朋友:这博客中有纸条箱和短消息的交流可真好,有一些感到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可以互相递个纸条,发个消息,在不知不觉中建立和加深了这份来自网络的感情。
6、关注了民生:要想说好事,有许多都需要来自民间的消息和事情,这样,才能够在朋友之间有共同的语言,也能够受到朋友们的欢迎,因此,在此期间,常常得把眼光搜索和停留在民生方面。
7、锻炼了胆量:虽然在此期间,我也有2篇文章被管理删除,但是我还是认为,只要你不涉及违法和不过份诋毁他人、造谣和污蔑等,言论是自由的,因此,在这期间,也能够写出一些貌似“火药味”浓的文章,确实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
8、体现了个性:虽然我平时也常常写点文章,但是,能够这样毫无拘束,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以及自己的意念、放心大胆地进行写作,平时确实不多,因此,这样的博文,其实是真正体现了自己的个性。
9、磨砺了思维:别小看这《田埂说事》,每当要说一件事,都必须进行适当的思维、分析和谋篇布局,虽然谈不上是精辟,但至少自己应该认真思考,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向才懂笔,因此,在某些方面而言,对人的思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0、促进了监督:虽然博客不是报纸或者电视,但它也是网络媒体的一个阵地,因此,无论是批评的,还是曝光的,我感到它还具有监督的作用,我有许多篇文章都被转载和转摘,我就感到这也是一个舆论监督的阵地。
总之,我把博客的定位是“个人的报纸”,或者说是“个人的媒体”,在《田埂说事》一周年之际,我除了有以上这些感触和收获以外,更多的是得益于各位朋友的关注和厚爱。因此,老田埂今天就站在这“田埂”上,向各位一直以来帮助我耕耘这块土地的朋友们,致于最衷心的感谢。
最后,还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从明天开始,我的《田埂说事》还继续说下去吗?对我而言,你的意见很重要,拜托大家给个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