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说事(285)后奥运精神——应该提升全民综合素质和多元化意识
2008北京奥运会结束了,全国人民都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奥运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对这个问题,其实我也在考虑,是啊,热热闹闹的奥运会,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强大,显示了中国体育的实力,同时,也展示了所有举办城市的文明、环保、交通和建设等方面的成绩和面貌。
但是,说实在的,这些“光环”并不是在全国各地都是如此地完美,因此,就应该通过本次奥运会,把奥运会精神融入到社会各项事业中去,这才是奥运精神的完美体现。
那么,这后奥运精神应该体现和折射在哪些方面,我认为最大的结合,就是全面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把奥运会期间的所有工作和操作程序。落实到平常的生活中、实际的社会中和建设的理念中,应该转化为全民的综合素质和多元化意识,我的分析有以下10点:
1、推动全民健身意识:奥运会虽然是体育竞技比赛,但是,在全国人民的实际生活中,不可能都像夺金牌那样地去锻炼和拼搏,应该掀起一个真正的全民奥运活动,毕竟体育能够锻炼人、增强体质。但是,以往的群众体育,一般情况下,都是群众自发的活动。在这里,政府能否把奥运会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再加强一点推动和倡导。
2、体育设施的完善和开放:群众体育,充其量都是群众自发的跑步、俯卧撑等,其实有许多活动都需要体育设施加于陪衬。因此,国家除了投资那些要花钱租用、平常不开放的体育设施和场馆以外,是否能够增加一些供普通老百姓使用的公益体育和活动设施,包括学校、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等,能否进行免费开放。
3、加强体育活动的技能培训。现在啊,有许多群众的锻炼是在“瞎锻炼”。譬如腰椎盘突出的人在弯腰,糖尿病人在大能量锻炼、心脏病人在跑步等,这些其实都是不科学的,有的甚至是南辕北撤,往往有的效果适得其反。因此,需要有关体育部门多开展一些科学锻炼方面的知识培训和具体指导。
4、重拳治理环境应该延续。大家知道,为了北京奥运会,此期间的北京环境治理效果是好的。因此,能否把这些好的方法、所出的重拳,就放到平时的、日常的环境保护上,确保全国都有这样的环境保护好势头。
5、科学的交通管理模式。奥运会期间的北京和其他一些城市,交通确实管理的井井有条,这证明只要有人管,部门肯管,交通完全能够管好,那么,这些好的管理模式,能否向其他大城市推广,供于借鉴。
6、文明主线得到延伸。大家知道,奥运会期间的北京人,以及其他城市的市民,文明程度高,待人彬彬有礼,而这样的文明意识,能否在全国予以发扬光大,最起码可以进行延伸。把奥运会期间的文明形象予以全国倡导。
7、治安系统的坚持不懈。大家都知道,在奥运会期间,北京、以及全国各地都出台了“维稳”措施,而且确实保证了该期间的稳定,我想,这些方案和系统,都有一个特定的框架和相当好的可操作性,那么,这样的系统是否应该坚持下去,给社会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总不能奥运会结束了,又放松了吧。
8、物价、物品质量的治理常抓不懈。如果说,在整个奥运会期间,社会物价、物品的质量等,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治,老百姓比较满意的话。那么,这套方法和精神,能否持之以恒,以保证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得到永久性的保护。
9、中国文脉的延续。全世界人民从开幕和闭幕式上,了解了这个古文化的历史渊源,然而,有许多中国的孩子,只知道学英语,而不太知道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沿革,应该通过本次奥运会,在全国掀起一个了解中国古文化的热潮,不要热了洋语而冷了中国文化。
10、反恐、防恐的预案应该推广。大家知道,今年奥运会期间中国的防恐、反恐是一流的,而这些经验和方式,值得落实和借鉴到全国的公安系统中,而不要再产生像上海等地这样的“袭警”案件。
总之,奥运会结束了,在这期间,产生和出现了许多好的经验、方式方法和应急预案等,而这些都是集全国专家、学者、科技和高年资人员的智慧结晶。
而我们不应该来一个事过境迁,过后就抛,而是应该好好地进行总结和借鉴,把这些好的东西落实到全国各地,融化到日常工作和管理中,使奥运精神转化为提升全民综合素质和多元化意识的一种动力,除了体育以外的其他文明意识,这样,奥运会在中国举行的后奥运精神,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发扬光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