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说事(273)周庄——究竟还能够走多远?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我,周庄近日又在出台“降价”的措施,准备以“低价位”竞争把住宿和门票捆绑在一起,再一次进行推销旅游的尝试。于是,社会上众说纷纭,说其是:不正当竞争有之、进入了恶性循环有之、便宜无好货有之、以降服务来降价格有之、甚至有周庄开始走向“下坡路”之说……总之,旅游界一片哗然,甚至出现了“周庄能够撑的下去吗”的疑惑。
特别是了解到“去年全年周庄经营亏本”,以及江南古镇游的“第一把交椅”和游客总量的“金牌”,早在两年前就让乌镇夺去了的事实后,更是让我吃惊不小,为何一个曾经是江南古镇中的佼佼者,而如今却面临了“亏本”的境地,甚至出现了“丢金失银”的现象,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惑:周庄——究竟还能够走多远?
据我多次到周庄的观察,以及我对江南古镇游的看法和经验,今天,我就想为周庄号一下脉,阐述如下:
1、不能急功近利。古镇游是一个新兴的旅游产品,它不像庐山、桂林、北戴河等有着悠久历史、丰厚旅游资源和渊源流长文化沿革的景区。因此,当它一旦面世,也就是说一旦成为一个旅游景区,就意味它将纳入了一个漫长的创建和维护品牌的历史时期,仅仅凭几年或者十几年的旅游业历史,根本不能够骄傲和自满,其实它只是周庄刚刚迈出了第一步。但是,周庄当它在开门迎客的第一天起,就走上了一条“急功近利”之路,忽略了品牌维护的重要性。
2、保护永远不停。古镇游,正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已经中心主任阮仪三所说的那样: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特别是江南的木结构房屋,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进行保护。然而,周庄看到了若干年前的兴旺,似乎停止了保护的脚步,把精力似乎用在了“挣钱”上。
3、维护古镇框架。古镇的韵味在于宁静致远,房屋、古桥、水榭和商店等,都是一个统一而协调的组合,而周庄竟然把商业放到了第一位,乃至出现了商业味浓烈的现象,这显然是违背了江南古镇特有的”镇容结构”。
4、良性滚动发展。经营一个古镇,是一门具有相当科学的学问,把挣来的钱,进行滚动保护和发展,使其更有魅力,还是把它视为“利润”而挪作他用,是关系到古镇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5、适度拓展规模。当第一块“蛋糕”得到了业内肯定的第一天起,其实就应该考虑怎样使旅游资源更具丰富,就应该考虑第二、第三步保护和发展规划,而周庄十几年一张面孔,固步自封,显然使游客有“吃腻”的感觉。
6、狠抓服务唯一。摩肩接踵的游客来了,首当其冲的就应该考虑如何提高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而周庄在这方面确实忽略了,以至造成景区吆喝声四起,商品质量下降、甚至宰客坑客现象频繁。
7、摒弃不当竞争。作为早在10年以前就亮相旅游界的周庄,与周边古镇的竞争,应该建立在内涵、资源、接待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不能够靠所谓的“降价”、“优惠”等不必要、不正当的手段进行,这样只是说明“未曾开战先自败”,说白了,“降价销售”是一着败棋。
8、配套设施跟上。要想挣钱,要想留住游客,关键是建设好恰倒好处和方便快捷的酒店服务业,应该具有适应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消费服务设施。而这方面,周庄恰恰忽视了应有的建设。
9、持续挖掘内涵。早先的古镇,除了老街、古屋以外,其实还有许多值得游客去欣赏、逗留和寻访的古遗产,这就需要经营者有一双慧眼,进行不间断地发现、挖掘、保护和展示,用句如今时兴的话来说,应该不断创业和创新,而周庄就少了这方面的思维和理念。
10、改变管理模式。一个已经进入了市场的景区,其操作者很有讲究,如果继续沿着由周庄镇人民政府操作的“官办模式”走下去,随着政府官员的不断更新和调任,最终的路肯定越走越窄。而周庄如今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困境,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之,我对周庄的看法是,目前最应该做的是:目光向内、冷静反思,认真考虑我所说的10点是否具有道理,如果一味朝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操作模式,或者是“我行我素”的经营理念走下去,甚至专门挖空心思搞不正当的竞争来拉游客门票收入,前面的路将是“死胡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