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埂说事(259)警惕外资侵略——该对“招商引外资

(2008-07-30 16:59:22)
标签:

外资、侵略

杂谈

 

田埂说事(259)警惕外资侵略——该对“招商引外资”降降温

我曾经认为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不搭界”,最多其引起的是美元贬值,影响中国的出口,孰不知,美国金融市场发生的两大爆炸性事件中,特别是美国的两大政府资助企业:占美国房地产金融行业中的主导地位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曝出巨额亏损。也将面临倒闭或者被政府接管的风险。而这其中,中国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3760亿美元的债券,即2.56万亿人民币,相当于沪深两市总市值的15%,看来,最大的受害者之一,竟然与我们中国有关。

一方面中国在国外的债卷受挫,而另一方面我们在拼命地引入外资,貌似中国引进外资系增加投入、促进经济发展之举,其实不然,这里面已经暗涌着诸多的潜在威胁,就仿佛是存在了“被掠夺”、“被侵略”、“被宰割”的“风险”,我略举10个事例看一下:

     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利用外资高达650亿元,增长64.8%,整体高出其他渠道资金增长26.2%。而据上海市有关机构统计,仅今年一季度,房地产企业获得的外资投资金额最多,达到4.4亿美元,占一季度上海外资投资总额的32.6%。也就是说,有1/3的外资压在了住房上。可以想象到,今后在上海又要有多少属于外国人的房子。

     2、2006年年底前,中国将向外国银行敞开其市场大门,全球的银行满脑子都充斥着狂热淘金念头,想从中国快速增长的金融服务市场上获得好处。对外国金融机构最大的诱惑力莫过于中国未被开发出来的与商品消费相关的金融服务市场,例如信用卡、按揭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等。如果中国的金融权有一半操纵的外国人手中,这该有多大的危险。

    3、按照WTO的程序,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将开放,中央采购机构、省级采购机构和其他采购机构清单,以及这些机构开放的货物、服务和工程采购项目,总数达10万亿元政府采购大单可能被吞食。

    4、大批优质矿藏资源被外资控制,如:我国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烂泥沟金矿、辽宁营口市盖县的猫岭金矿、云南东川播卡金矿,这三大金矿目前已探明储量均超过100吨,远景储量分别为150吨、300吨、400吨,被国土资源部称为“世界级金矿”。现三大金矿分别为澳大利亚的澳华黄金、加拿大的曼德罗矿业公司、加拿大的西南资源公司掌控,外方控股比例分别高达85%、79%、90%。更为有气的是日本人把中国的廉价煤买去填海,说是积蓄能源。

    5、外资企业在中国采购原材料增多。据悉,外资企业已不断扩大在中国国内采购原材料的比例,并相应减少进口原料的数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外资企业就开始加大在中国采购采材料的数量。关键是中国金融政策的改变、中国原材料价格较低和所获得的退税额也越多。

    6、 自从民企可以进入石油等资源领域后,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由此便带来了外资“收编”民企的结果。当外资掌握了原本由民企拥有的市场资源后,由于它们在体制机制、资金实力以及市场经验、服务意识上都超过国企,可以预见,这个趋势一旦蔓延开来,国有石油巨头目前占据的绝对优势将不会永远保持,未来甚至可能丧失一部分主动权。 

    7、除了以上这些国内的重点领域存在着被控制的情形以外,我们再看许多省市区的所谓招商引外资存在着诸多弊端,如:二手设备、淘汰设备运进国内,作为投资的外资款,非但套走了各地的现金,还钻了国内许多优惠政策的空子。一旦“套现”成功,就溜之大吉,留下一大堆没人要的破机器。

    8、利用中国许多地方招商引外资心切的心情,某些领导急于求政绩的心态,再利用中国对环保监测没有精细到位的差距,把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转嫁中国各地。

    9、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地方优质原材料,生产出产品后转道国外,再重新通过贸易打入中国市场,来赚中国人的钱,不管是顺差、反是反差,他们得大头,而我们却只能挣几个卖命钱。

    10、最厉害的是外资开始控制中国最要命的战略物资——粮食,目前有些国内的基金,主要是南方的基金,出钱到东北收购大米,出口到香港,再转口欧洲,赚了不少钱还有一些把粮食收购回来,储存到租来的粮仓里,待到价格攀升之后售出。应该说,几年前,国际资本就已经向中国的农业产业大举渗透。

    总之,外资除了经济掠夺以外,还存在着和享受“政治特权”,譬如这是:某国经济开放区、某国商独资企业等,弄得地方政府对这些单位进不了,查不了,得罪不了。甚至有时像老爷般地侍侯他们。

    纵上所述,我总有个感觉,如果再在这些领域频繁地、无节制地、甚至大量地引入外资,而且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任其发展下去,说不定到那天在这些外资云集和地方、区域或者企业,将要悬挂起这些国家的国旗,仿佛又有”租界”的味道,到时再来驱赶“列强”,就太累了。 

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幼稚还是多心,与各位朋友商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