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说事(178):颠簸中原(5)——为“地道战遗址”号脉
从山西太原市到五台山,大约有200多公里路,途中必经一个我国留存不多的西河头村“地道战遗址”。这个遗址是晋中平原人民抗击日寇侵略者的重要见证,地道全长10里,三条大干线由东向西,五十多条支线纵横交错。战争年代,全县一百五十七个自然村就有八十多个挖有地道。抗战时期边区根据地西线的重要门户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战略要地。该地道战遗址,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三大地战遗址之一。 与河北冉庄、北京庄户齐名,驰名中外。
然而当我们中午时分兴冲冲地赶到这里时,只见门庭冷落车马稀,偌大的一个停车场只有我们这辆车。我放目四顾,四周没有一见商店或者饭店,连要喝口水都难。只见门口懒散散地站着一、二个人,里面的管理员搬着凳子坐在阳光下,见到有客人参观,便放下手的书本还不知是针线活。特别是停车场旁边的厕所那真是叫个“臭”,直熏得人晕头转向。尤其是大院里的喇叭,竟然播放着流行歌曲和港台音乐。
但是,这里的门票倒是蛮贵,每位80员,还要出2元钱租个手电筒。当一名工作人员带领我们从一个门厅的入口处钻入地道,在他的“转弯”、“上台阶”、“下梯子”等口令下,在黑咕隆咚的地道里转到了一个土庙的神坛下,然后就完成了所有的项目,据导游说,我们是钻了3公里(其实谁也不知道有多少距离)。
游完了这个“地道战遗址”后,给我的感觉是“这里的设计和策划太差劲了,根本没有利用好这难得的资源,难怪没有人前来参观”!
据我了解,这个遗址已经被列为省级保护单位,归市旅游局管理,所以我想为这个“地道战遗址”号个脉,或者说是支个招。因为这里的道理位置十分优越,资源十分宝贵,而且是不可能另辟场地和人为的再生。
首先:这里是太原到五台山的必经之地,起码坐了2、3个小时的车,到这里可以稍作休息,这里可以设些小吃、饭店和茶室。
2、大院里的喇叭应该播放地道战的歌曲,扬起激荡人性的音乐。
3、在地道里,应该再配上一些譬如“枪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许放空枪”等电影录音。
4、可以在大院里布置一些当时的红缨枪、红军标语、动员令等场景。
5、可以设一些当时本地农民的小米汤、馍馍头等,让游客品尝和购买。
6、在地道途中可以多设几个出口,譬如水井、食槽下、锅灶底下等,让游客真正领略到地道的神秘和增加他们的兴趣,而不是一头钻进只能爬到底。
7、在地道中把当时的指挥室、会议室等临时洞穴,进行恢复一些。
总之,这样一个占尽了地理、资源和红色旅游的地方,如此地轻描淡写地弄一下,真的是百白地浪费了,除非这就是吃“大锅饭”的结果,如果再这样下去,没用多少时间,这个地道站的遗址将因为无资金维修,在我们的眼前消失。
这就是大门口
进人地道


这是当时的会议室
低洞口


弯道口
地道经过水井下


下到底层地道


两个洞口以迷惑敌人
上层地道


出地道口
佛像的神坛下钻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