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埂说事(136)消费——不知要愁到何时?

(2008-03-15 17:36:04)
标签:

我记录

我的生活梦想

文化

 

      田埂说事(136)消费——不知要愁到何时?

      今天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就必要聊聊消费这个话题。嘉兴日报3月9日2版上有一条《新居民消费维权有了“娘家”》一文的标题,乍一看,使人有这样一个感觉:那些外来的新居民,在当地部门的关心下,总算有了消费维权的投诉去处了,而这篇消息的标题其实是误导了读者,仿佛过去这些新居民的消费维权全部是“投诉无门”,甚至这是整个社会功能滞后似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接受消费投诉的大门是始终敞开的,无论你是本地人还是外来人员,只要涉及到消费投诉,均会受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投诉后的处理效果如何,是否通过这样的处理就可以给消费者一个放心消费的环境,那可真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因此,话得说回来,为何消费投诉近年来大有不断升级的感觉,只要你细加观察,大到房子、车子,下到一瓶洗头膏、一根香烟、一只电源插座,假货、冒牌货、伪劣货、真的是琳琅满目,随处可见。尽管常常有打击、处理的消息时有耳闻,但我认为买假的、买劣的总比打击和查处的多。为了是那些制假制劣的地下窝点,还是贩假买劣的商店,真的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借着牌照实施“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有的专门进行假货、冒牌货的运销,有的专门在城郊结合部门进行地下制假生产,有的干脆利用运输工具进行游击战式的流动生产等。

说到底,还是社会管理职能的空白和缺失。据我的了解,对这些质量不过关的企业和商店,一般情况都是采用这样几种方法:首先是罚款,其次是整改,然后就是停产,最后是关闭。再加上其中的许多方法、步骤等,仿佛处罚的方法很多,力度很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方法根本是无关痛痒。譬如:罚点款怕什么,一边罚,一边照常制假,卖假的钱总比罚掉的多;拿到整改通知书后,马上生产一些合格产品上报,有时还会获得表扬,然后又是我行我素;停产也不怕,来一个买进卖出,期限一过,照常生产经营不误;而关闭更不怕,换个家人名字再登记注册,老设备、老人员照样生产得不亦乐乎。

而更多的人,已经掌握了规律,在3.15期间因为检查部门的力度加强,因此有所收敛,而过了3.15,这股势头又迅速抬头……

而如今的老百姓,无论是购买高档商品还是柴米油盐,已经到了风声鹤泪的境地,我不说手机、服装等名牌商品,就说是买包香烟和吃碗面条,也怕买到假货和吃上一碗用“地沟油”烹饪的面条。

看来啊!消费——不知要愁到何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