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埂说事(117)——同样是商人,但他们是在“讨生活”

(2008-02-25 18:36:45)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情感梦想

地摊、商人、

杂谈

田埂说事(117)——同样是商人,但是他们是在“讨生活”

    每当我走过桥堍、街背后、僻静角落等一些没有什么行人的地方,总会发现一些摆些零星物品的地摊,然而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看看地摊上有什么能够使我掏钱购买的东西,并不是我想“捞贱货”,而是看看有什么东西,能够使我与地摊主“双赢”。譬如买个小碗、买本历书、买几双袜子、鞋垫、甚至买几件可能是废塑料制成的水桶等物品。当然,这些物品有可能我永远不会去用它,或者回家后被家人数落上几句,但是,我觉得心里有点舒畅,因为今天这些地摊主可能认为是“有收获”的日子,他们紧锁的双眉或许可以舒展一些。

 

    田埂说事(117)——同样是商人,但他们是在“讨生活”

   我今天写此博文并不是说,我是如何的乐善好施,但是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地摊与一般的商贩不同,首先他们没有资金去做证照和到正规市场去租赁摊位,也没有钱去像模像样地进货,更不可能开店做生意,只能是以最少的钱,买进一些市场淘汰、落后、陈旧、甚至是城市里人根本不屑一顾的小商品,再转手卖出,从中挣上几毛钱,以此来苦度光阴。

     我曾经接触过这些小商贩,他们有3怕,一怕是城管人员前来驱赶,甚至有个别把他们的东西没收,这真是断了他们的饭碗;二是怕天气不好,尤其是赤人炎炎似火烧的夏天和风雨交夹的雨雪大寒天;三是怕讨价还价,因为这些物品的利润实在是薄得不能再薄了。他们曾经说过这样几句话:别看我们回家是个人,蹲在这里像是叫花子,叫花子讨一天饭可能有收获,而我们常常是整天地生意落空。也有地摊主告诉我:我们的情形叫做“狗、叫花子和我”,也就是说:狗可以欺负叫花子,而叫花子可以欺负我们,因为我们怕他们“恶吵”。

    我常常在这样想,这样一个归口属于“个体商贩”的群体,但是他们又离个体商贩的距离是如此地远,究竟他们能否算个体商贩?他们的真正出路在哪里?我们整天都在说弱势群体,他们算不算弱势?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们?

    总之,我想目前唯一的办法是,当你看到这样的地摊,千万不要去鄙视他们,能够买些便宜的东西去帮助帮助他们,就适当地买一些,就当是接济穷人,我想,如果他们家境尚可的话,不会顶风冒雨地如此苦折腾,毕竟他们也是人,他们是在“讨生活”啊。

 

  

 

田埂说事(117)——同样是商人,但他们是在“讨生活”田埂说事(117)——同样是商人,但他们是在“讨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