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走乌镇
细细品西栅(15)——乌将军庙
各位博友,不知是巧合,还是有必然的联系,乌镇历史上有一名叫乌赞将军的,因为保护地方的治安,而被乌镇人奉为乌镇太平的“保护神”,现在我们这里还保存着国内惟有乌镇才有的乌将军庙和以将军名号命名的将军庙路。至于乌镇的乌与乌将军的乌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至今找不到相关的说法。
现在我们来到刻有“乌将军庙”四个大字的乌将军庙前,在两边可以看到“御
”和“捍患”四字,意思就是说“抵御灾难、保卫平安”,而门口矗立的这对威武的石狮子,也已经具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进入大殿,我就为大家讲一个关于乌将军的故事:早在唐宪宗元和年间,乌镇有个英勇的将军,姓乌名赞,人称乌将军。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官吏飞扬跋扈,纷纷割据称王。当时,浙江刺史李琦也乘机举兵叛乱,致使这一带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唐宪宗就命乌赞将军同副将吴起,率兵讨伐,由于他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打的叛军节节败退,乌将军乘胜追击,直打得叛军望风而逃。当官兵追赶到乌镇镇东车溪河畔时,李琦高挂免战牌。乌将军也就原地扎营,待机再战。谁知就在当天深夜,叛军却偷袭营地,乌将军匆忙迎战,李琦向后退到车溪河边,从一座石桥上飞快逃过,乌将军过桥时被一阵乱箭把乌将军及他的青龙驹射死。原来李琦在桥堍下设下陷阱,暗害了乌将军。吴起赶来,杀退了叛军,把乌将军埋葬在乌把乌将军埋葬在乌镇车溪河西,为他堆坟立碑。说也怪,就在当天夜里,人们看到乌将军的坟上冒出一株绿叶银杏,很快就长成参天大树,奇怪的是这棵银杏从来不结果实。大家说,这很杏是乌将军化身。现在我们看到正殿上正中间供奉的便是家喻户晓的乌将军,身后是将军的书童,而两边则分别是火神和水神。

在这正殿前面,我们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用石臼当香鼎,根本不像一般庙宇里用的铜鼎或者铸铁香炉,其实这也是乌将军庙与别的庙不同之处,这只农村里用的石臼,其实就是乌将军平时练武举重用的,可见乌将军是如何的骁勇过人,如果有力气的游客,你不妨去试试。
在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池塘,当地人叫它“放生池”。其实在寺庙中有放生池,是司空见惯的,但是这里所要说的是,当地老百姓确实把乌将军奉为神灵,希望自己的行善积德,能够让乌赞将军知晓,因此,这里的香火也是非常旺盛。下面我们再看第二殿,这一尊乌赞将军的塑像是用(乌铜)精雕而成,他身穿盔甲,目光炯炯,犹如在疆场杀敌的豪迈气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