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走乌镇
细细品西栅(10)——水市口街和水上集市
尊敬的博友,可能前面介绍的有点枯燥,那么下面我们就要进入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在水一方”。
江南古镇,水乡泽国,乌镇地区素有:沿水而行和以水兴商的说法,因此,下面我们就要看到“水”与“商”紧密结合的场面,那就是沿袭了数百年的水市口街和水上集市。
水市口街,顾名思义,是以西栅的水上集市而得名,每天清晨5点左右,附近的小贩和居民便云集在这个全长457米的水上集市里,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响成一片。
水上栈桥

其实说的通俗一点,这水市口街和水上集市就是我们如今的农贸市场或者农产品批发市场,所不同的是,由于过去所有的交通都依靠水路,所有农产品交易和商贸往来也都是在水上进行因此,这水上集市就有运应而生。就像农民种植的蔬菜、粮食等各种农产品、还有蚕茧、粮食、桑苗、禽类等,以及从外面购进的日用品和本地生产的所有小商品等,都在这水上集市进行交易。
前面我们曾经介绍过,因为西栅的富商怕外来强人的掳掠,因此在镇的四周都建起了护镇河,镇区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域,而郊外的农民和外来的商家也因为没有公路,必须要进入镇区,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现在这个与其他古镇所不同的一个水上集市。现在游客们可以看到水上集市由两个方型的水域交易区组成,而在南侧的交易区的最南端,有一座又低又小又狭窄的小石桥,其实这座桥是惟一直接通往外面的水上通道,每天清晨,所有的农船在这里鱼贯而入,停在这四方型的水域里,通过四面临河而建的水阁商铺,按照已经成为习惯的区域划分,把农产品及商品进行展示,然后在从窗口或者通过河埠进行交易。而靠北侧的四方水域交易区,则是当地小商贩与各批发商间进行交易,最后这些小商小贩通过水路或者岸路步行,把商品运往全镇各处进行销售。
水上交易区

看了这样的水上集市,游客们是否感到这样的交易似乎太复杂或者太原始了,其实,在陆路交通本不发达的明清时期,这样的交易模式已经算是先进了,这里让我们看到了集防御体系、秩序管理、产品分类和两级批发为一体的模式。
我们此时游览这个集市,穿行在一片喧闹声中,脚下踏着清澈的河水,是否感到回归于旧时市井风情之中?别有一番情趣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