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埂说新闻(53)——路灯能否再人性化一点?采用“光控”

(2007-12-12 17:49:36)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田埂说新闻(53)——路灯能否再人性化一点?采用“光控”

   路灯,顾名思义是安装在道路上的灯具,其作用是照亮人们行路和开车。今天(12日)清晨,天气乌云密布,天色阴霾。在清晨6时20分,桐乡市区的路灯按照惯例突然关闭,于是,整条道路上漆黑一片,就在这黑灯瞎火中,我晨练回家刚巧路过茅盾路桐乡一中后面路段,只听到“咯噔”一声,一辆正在行驶中的电动车,撞上了停在路边的垃圾清运车,电动车主只能自认倒霉,但是嘴里在骂这个路灯关的这么早。而一路上许多去菜市场的人都小心翼翼地骑车或者行走,但都在埋怨这路灯关得太早了。

   在一家叫“长英面店”里,一名农贸市场管理员也在埋怨:“我刚走到文昌路,路灯突然一黑,什么都看不见了,真的是走路也要碰头的”。

    据我初步了解,现在的路灯是用“时间控制器”控制的,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时间额度,所有路灯就自动关闭,大概每年根据冬季或者夏季进行一次时间调整。因此我在想,既然路灯是用来照明的,那么就与“光照度”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就是应该以“能见度”和“光照度”(专用语大概叫“克拉斯”)为标准,决定关和开,而如果一味地按照时间来“管辖”,那肯定与实际的照明要脱节。而许多大城市都采取“光控器”来控制路灯,也就是说,到了一点的光照度(能够适应行人车辆正常通行),路灯才自动关闭,它的标准是“亮度”,而不是时间。

最有说服力的是前不久,北京、济南等地因为沙尘暴,能见度很低,那些光控路灯就纷纷自动启动。而如果是按照时间设定,那么哪怕黑到伸手不见五指,那些路灯也不会亮起来。

    如今的科学已经十分发达,对设置这样一个“光控”路灯装置,我想也不难,关键是有没有以人为本和增加人性化服务的概念。

   下面就是我在关闭路灯后大约20分钟后,拍摄的道路情况。

   6点35分

田埂说新闻(53)——路灯能否再人性化一点?采用“光控”

 

 田埂说新闻(53)——路灯能否再人性化一点?采用“光控”

 

  6点45分

田埂说新闻(53)——路灯能否再人性化一点?采用“光控”

 

  6点55分

田埂说新闻(53)——路灯能否再人性化一点?采用“光控”
 
田埂说新闻(53)——路灯能否再人性化一点?采用“光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