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年断想:与昨天对话(12)——“绿叶”的感怀

(2007-12-02 17:50:38)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生活记录

回忆史料

八年断想:与昨天对话(12)——“绿叶”的感怀

     乌镇,无论是说它一个古镇也好,说它是一个景区也罢,其实都逃脱不了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红花虽好,但需绿叶扶衬”。而那些所谓的“绿叶”,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人文、环境、商贸等,不管是处在那一个历史阶段,这些都是陪伴在古镇身边的“绿叶”。

    昨天,抽空到了一趟乌镇,在中饭前专门走进了那条“衰而复苏”的常丰老街,说它是衰,因为旧时的乌镇常丰街,是乌镇市中心的一条繁华商业街,就是从北花桥到南花桥,全长大约200米,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商贸中心的移位,街区房屋的破损、街区居民的外迁,这里就成了一条少有人烟的冷辟老街。而说它是复苏,那就是从2000年开始,乌镇旅游跨出了第一步,重建应家桥、恢复了访卢阁和汇源当铺等老式街景,而且把这里设计成一条专供游人购物的商业老街后,这里又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荣。

    信步闲逛,满目林立店铺,不管是景区内外,还是上岸下岸,放眼尽是笑脸迎宾朋,美语送客官。好一派市场繁荣、商贸兴旺的市井风情。

    走进当铺正对门的一家两开间古玩商店,仿佛见过面的一位掌柜正在招呼一名来自椒江的古钱币收藏者,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用业内行话进行知识探讨,以及互相之间坦诚的价格协商,没有“漫天要价、入地刹价”,也没有拍着胸膛的“信誓旦旦和赌咒罚誓”,一切显得甚是平和,仿佛是一对老朋友在切磋艺术,不由得对如此的交易方式感到钦佩,由于职业关系,也产生对掌柜的采访兴趣。

 

       王掌柜的铺子

八年断想:与昨天对话(12)——“绿叶”的感怀

 

     该古玩店掌柜姓王,不是本地人,是8年前乌镇实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时,第一批进军乌镇的“夫妻商人”……突然,我记起了一件事,大概在6 年前,我曾经采访过这名王姓掌柜,大概在2001年春节,一对外地新婚夫妇到乌镇旅游,其中那新娘子在应家桥旁边的河埠洗手时,不慎将一枚新婚的戒指滑入河中,正当那对小夫妻为此而争吵时,王掌柜就跳入3米深的河里帮助他们打捞,此情此景深深地感动了那对新人和所有目睹现状的游客。

 

   交易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八年断想:与昨天对话(12)——“绿叶”的感怀

 

   一晃8年过去了,他如今的经营和生活情况如何?好客的掌柜太太为我沏了一壶茶,就在他的工作室我们聊开了。他坦言:8年前刚来到乌镇时,对这里的严格管理有所不适应,也颇有微词,但是随着时光的流去,我感觉到像乌镇这样一个古镇,避免过度破墙开店和像其他风景区那样浓烈的商业污染,其定位是正确和超前的。他也由此感到乌镇旅游给他和所有在这里经商的人,带来了新的生活和新的稳定。王掌柜十分坦诚地告诉我,记得刚刚来到乌镇时,夫妻俩兜里只有4000元钱,所有的费用、房租、货款和生活费都在其中,但是8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拥有了一份不菲的资产,对此他首先感谢的就是乌镇的旅游业。

 

     如今的现状令他自己也满意

八年断想:与昨天对话(12)——“绿叶”的感怀

     在聊天中,王掌柜也坦率地表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乌镇既然有恩于自己,而自己就应该感恩于乌镇。这几年,他已经在研究乌镇的风土人情,有时也常常写点宣传乌镇的文章,特别是看到谁在贬低和诽谤乌镇,他更是觉得怒不可遏。他告诉我,有一次看到某一个古镇网站有一篇文章《到乌镇见鬼去》,说的是乌镇东栅老街上夜里灯光偏暗,似乎是可以遇到鬼。他马上撰文反击:试问那一个古镇在晚上是灯红酒绿,如果真要如此的绚丽,不如去秦淮河畔。还有一次,同样是一个起步较早的古镇,论坛里有一篇关于乌镇的文章,名字叫《儿子,一路走好》,意思就是说,乌镇是晚辈,是某古镇的“儿子”,于是,他又撰文,写了乌镇后发制人的各种特色,并起名为《老子,安息吧》。虽然这其中多少是有着调侃的成分,但是王掌柜的报恩情怀可见一斑。

 

    五湖四海皆朋友

八年断想:与昨天对话(12)——“绿叶”的感怀

     午饭时间到了,王掌柜热情邀我同用,我谢绝了,下午,我索性走了多个地方,所见之处,所有因旅游而生存的商铺店家何止百家,从政府有关方面了解到,靠乌镇旅游业的店家商铺就有300多家,直接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可达5000人以上。

我信了这句话:绿叶扶衬下的红花更觉艳丽。

(泄密:王掌柜可能就是针尖)

 

 

     其他的许多"绿叶"也都忙碌在自己的岗位上

八年断想:与昨天对话(12)——“绿叶”的感怀
 
八年断想:与昨天对话(12)——“绿叶”的感怀
 
八年断想:与昨天对话(12)——“绿叶”的感怀
 
八年断想:与昨天对话(12)——“绿叶”的感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