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断想:与昨天对话(之九)——乌镇的“音乐情缘”
如果只是把乌镇定位于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把乌镇的对外宣传只限在对外自我吆喝上,那就太过于简单了,其实,乌镇在推介自我的同时,把许多常人认为不可理解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举措融入其中,而这些鲜为人知和同行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今天就乘回顾8年历程的机会,我予以“泄密”,
那就是乌镇的“音乐情缘”。
音乐,看似与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然而,乌镇在刚刚起步和推向社会时,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就包括西洋音乐、古典音乐、民主音乐、现代音乐和流行音乐等,用“音乐搭台,旅游唱戏”,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2年6月4日下午,我登上了乌镇旅游公司赴上海的大巴车,首次走进了亚洲第一高楼——金茂大厦的音乐厅,参加由乌镇旅游公司举办的《江南古韵》专场音乐会。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下塌在金茂大厦许多国际友人和上海多家著名酒店的外宾朋友,闻讯后纷纷赶来,那种钟爱音乐的情趣真的让我感到不可思议。
奥地利交响乐团

晚上9时许,在雄壮而又优雅的管弦乐声中,以展示乌镇水乡风貌——小桥、流水、人家的精华部分为舞台流动背景,以《江南古韵》命名的音乐会拉开帷幕,以中国江南古典音乐为主旋律,以江南丝竹为主要演奏乐器,同时以西洋乐器为配器的整台音乐晚会,把整台音乐晚会烘托得无比的清秀和儒雅。在整个演出现场,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欣赏”,那些老外们没有一个在大厅内大声咳嗽和打手机,在座位上,在过道里,在检票口,总见他们彬彬有礼、互相谦让,每个节目演罢,均以热烈的掌声示谢。以70多名国际航空总裁为主体观众、300多名国外宾客及国内30多名著名音乐人,把当天的音乐会推向了一个“无国界”的融合。
演出结束时

2001年8月2日上午,来自日本鸟取县的华音日中友好使节团一行36人,不远万里从日本带来了“尺八”和古筝等乐器,在乌镇修真观古戏台上演奏了一场“尺八”专场,在如诉如吟的古筝旋律中,委婉缠绵的“尺八”吹奏音裹在中间,时而飞动然高山流水,时而又平静如月上柳梢,令人荡气回肠,遐想无限。使节团团长中原良辩请翻译告诉我:“‘尺八’源于中国浙江的民间吹奏乐器,形如萧,明代时传入日本,如今在中国已经失传,而今天我带了‘尺八’到中国乌镇,实际上是‘尺八’回家团聚”。据了解,这个使节团年龄最高的有73岁,最小的只有11岁。
日本“尺八”回家


这8年来,乌镇与音乐结下的缘远远不至这些。2002年7月25日晚上的嘉兴剧院,由奥地利威尔交响乐团演出的《古镇之韵》隆重上演。2000年1月1日浙江小百花演员、2002年3月19日张欣哲、2000年11月22日浙江电视台的音乐剧《乌镇遗事》和《钱塘风雅》、2002年1月25日上海著名芭蕾舞陈艳等、2002年4月1日的音乐菊花茶道表演、2002年10月27日上海新东方艺术团、2002年11月27日上海著名民乐演奏家马晓晖、唐俊乔、罗小滋等演奏的《东方畅想》。
东方畅想现场演奏

2003年11月5日:由乌镇冠名的“乌镇文化之夜”第十二届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2005年桐乡菊花节开幕式音乐晚会在乌镇二期景区的“水上大舞台”举行等,都与
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缘分。
各类音乐类活动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