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年断想:与世纪对话(之三)——一个没有退路的动员报告

(2007-11-23 17:01:17)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生活记录

八年断想:与世纪对话(之三)——一个没有退路的动员报告

      翻开8年前陈向宏在乌镇首次搬拆迁大会上的动员报告,不管是有着满腔的热情,还是有着美丽的憧憬,实际上那是一份难以预测结果的动员报告,因为谁也不知道若干年以后,乌镇究竟能变成个啥样子?这区区的1000多万元能够把游客引进来吗?如果一旦失败,又将如何收场?怎样面对委于重任的市委、市政府和13家股东单位?如何面对那些冷嘲热讽者的“笑容”?特别是在江苏周庄、同里等3个古镇已经率先进入了旅游市场,浙江的西塘也叫响了古镇游口号的现实中,作为后来者能够居上吗?尽管嘴上不说,但是,严峻的现实和面临的困难,常常与豪迈的口号和美丽的幻想冲撞着,许多时候,失败阴影也常常袭上这些开拓者们的心头。

(附照片)

 

         看到这些破旧玩意儿,在庆幸保存完好的同时,真的有点怕。

八年断想:与世纪对话(之三)——一个没有退路的动员报告

 

八年断想:与世纪对话(之三)——一个没有退路的动员报告

     而此时,许多坐在台下的乌镇人,也都怀着疑惑的眼光和惊讶的神情,听着陈向宏第一次在乌镇人面前亮相和他的慷慨陈词和娓娓道来,其实台上的人心里都明白,这个动员报告一作,就意味着没有退路了。让我再次链接这个——

                没有退路的动员报告

   《动员报告链接》:我认为要突出乌镇的个性,即文化性和民俗性,乌镇是个千年古镇,在民间保留了比其他水乡更完整丰富的民俗活动。

    实景回放:挖掘乌镇的民间和民俗文化,是古镇保护中的一项首要工作。2000年2月12日下午,恢复与苏州玄妙观齐名的乌镇修真观的“战役”打响。许多事也真的凑巧,正当修真观工程在鞭炮声中铲下第一锹土时,埋藏在土中的一对“白玉怪兽”重见天日,几名高龄老年纷纷告诉,这对就是原来修真观门口的“门档户对”,估计已有500多年历史,然而更多的老人向陈向宏祝贺,说这是“老天”送给了乌镇保护工程的一份“厚礼”。然而更巧的事接踵而来,下午3时许,到乌镇随便走走的20多名法国朋友,自愿要求参加了修真观的开工典礼,把一个很平常的工程开工变成了中西结合的隆重活动。

    从此时开始,乌镇挖掘、恢复了历史上的许多民间民俗和文化活动,如:茅盾笔下“春蚕”的群雕屹立在东栅入口处;刨烟、布鞋、酿酒、纺纱、民间印染等作坊相继问世;从2001年开始,恢复了乌镇号称“水陆大会”的民间盛会“香市”;还有水龙大会、瘟元帅会、水乡婚礼、蚕花圣会等许多民俗节庆活动。如今,乌镇的民间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江南水乡古镇的一绝。(附照片)

 

    修真观和应家桥的恢复工程

八年断想:与世纪对话(之三)——一个没有退路的动员报告

 

八年断想:与世纪对话(之三)——一个没有退路的动员报告

   《动员报告链接》: 就省内而言就有西塘、王店、南浔、双菱,要在保护与开发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我们没有资本妄自菲薄,同时也不能自我感觉良好,只有埋头苦干,充分利用乌镇的现有资源,才能打响乌镇的品牌。

    实景回放:说到苦干,记忆最深的是在刚刚进入乌镇实地调查时,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陈向宏与几名测绘人员坐在船上,“徜徉”在这臭气熏天的河中,没有撸,只能用竹杆撑,竹杆一搅就是一股乌黑乌黑、泛着气泡的水柱涌上来,同时伴着阵阵令人作呕的臭气迎面扑来,一路摇一路测一路绘,一坐就是一天。1999国庆,为了要在菊花节前拿下样板段,所有参加工程的300多名工程人员没有一个人休息。

    而作为整个工程中的“班长”陈向宏,其苦干实干精神确实让人钦佩和感动。这8年来,他根本没有节假日,更不用说什么双休日,除了外出和开会,几乎没有一天在家休息过,而且每天总要比其它人员早上班、晚下班,有时在办公室要待到午夜时分才回家。当时常看不到父亲的宝贝女儿,提出想要爸爸陪她休息一天时,他也只偶尔答应在星期六早上陪他一个小时吃顿早饭,其余的时间他全部泡在了乌镇。

    可能有人会纳闷,陈向宏为什么要如此玩命地干?难道没有他“地球就不转”了?其实有好多事情可能局外人是不明白的。就像最早请上海、南京、杭州等专家设计院设计的乌镇古镇保护的规划,有的是纸上谈兵,有的是空中楼阁,有的是耗资巨大,有的是滥竽充数,完全脱离了乌镇的实际和原有的文化特色和内涵,面对这些根本没有挖掘出乌镇个性和灵魂的保护方案,如果照本宣科,那便是资金、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怎么办,他只能靠自己走访民间,寻找资料,自己规划和设计。可能有一个秘密大家都不知道,如今乌镇的东栅和西栅地形,包括所有的房子、结构,哪怕一条小巷、一间民居、甚至一个转角,都留存在他的心中,他都能倒背如流,不信,大家尽可以考考他。就这样,8个寒冬酷暑,他总是“转悠”在乌镇这块土地是,最有说服力的是,在夏天,他有时要被汗水浸湿4套衣衫。(附照片)

 

    每天都是在这样的工地上打转

八年断想:与世纪对话(之三)——一个没有退路的动员报告

 

八年断想:与世纪对话(之三)——一个没有退路的动员报告

    《动员报告链接》:在现有体制下,不可能由财政统包下来,必须通过开发的途径,通过有序的开发,使保护对象成为旅游资源,实现保护和开发的良性互动。

     实景回放:自2001年乌镇正式对外开放以后,马上又瞄准了国家4A级景区,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等多个目标,因此,景区的硬件建设和管理水平需要马上投入,再加上公司职工人数直线上升,银行贷款利息要每月支付,许多工程款需要支付,这些都需要可支配资金来支撑,然而,面对运作资金严重不足,银行又不能无休止贷款的现状,陈向宏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整个工程一旦停下来,就意味着整个保护与旅游开发事业的失败。于是,一方面尽可能地对外进行促销和推介,增加门票收入,另一方面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各股东单位又追加了股金。而更多的时间是在向有关部门“借钱”,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公司资金运作发生了困难,陈向宏为了筹措到资金而急煞人的时候,有一家单位开了个玩笑:“如果你把整这杯高度白酒一口吞,就借2000万”,陈向宏一口气就吞了它。

    确实如此,市场运作的规律就是如此残酷和严峻。如今,乌镇东栅景区保持良好的势头,而刚刚开发的西栅景区也日益兴旺,良性互动已经成为了事实。

(附照片)

 

              第一天开放时的修真观古戏台前  八年断想:与世纪对话(之三)——一个没有退路的动员报告

 

    已经形成良性互动的东栅

八年断想:与世纪对话(之三)——一个没有退路的动员报告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