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职场故事时事评论 |
严谨
浅谈电视新闻中出现的14类现象(上)
被聘为浙江省(嘉兴)新闻工作社会监督员已经3年了,为此也常常留意本省及嘉兴各地的电视新闻。前不久应嘉兴记协的邀请,写一点近年来有关电视新闻中的图像、解说词、以及同期声录用所出现了一些现象,罗列和阐述如下:(当然,我是泛指本地区各级电视台所出现的现象,可能有点吹毛求疵)
浮光掠影类
先入为主类
六神无主类
有人说,记者最起码是“半本万宝全书”,也就是说,对什么都要懂一点,都要留个神,都要问个为什么。然而有的记者由于自身知识的不全面,而且又不愿意虚心请教,于是,面对一条本身不熟悉,或者完全不懂领域的新闻,显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只能东一棒子西一锤地采访,提问提不到点子上,采访挖不到根子上,甚至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说”一气,弄出笑话不说,还影响了电视台的声誉。如:农作物进入什么期,该施什么肥?国家对非法传销有什么规定等都不清楚,就凭个人的想法配了解说词。
脱离实际类
我们所说的新闻工作“三贴近”,其真正的内涵就在于新闻源于实际,然而,有的记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和事,按照个人的想法,进行了“理想化”的描述,过于“拔高”或者“贬低”,用我们民间的话来说,这说法与实际存在不相符,或者说是几乎是不可能的。如:做善事者一定是具有雷峰思想;乱丢垃圾者一定是道德品德不良者等,这样的新闻给观众的感受是:说过头了,不是滋味。(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