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家庭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杂志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76
  • 关注人气:1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03月25日

(2015-03-25 15:55:13)

黄芩、黄连、黄柏的异同


 

点击图片上方蓝字家庭中医药杂志”快速关注

 

郑重声明:本微信号所载所有内容皆为原创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转载、摘录时请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黄芩、黄连、黄柏的异同

湖北 远安县 胡献国

 

黄芩、黄连、黄柏三药,简称“三黄”,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对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痢疾或热毒炽盛引起的发热、便秘、口舌生疮等,三者常相互配伍应用,以提高清热解毒之力,但三者都虽姓黄,但细究起来,还是有些差异。


主入上焦肺经,以清泻上焦肺火为主,并有清热安胎、泻火止血之功,对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咯吐黄痰,甚至咯血等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内热所致的胎动不安、先兆流产等也有较好效果。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黄酮类成分,主要为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等,有抗炎、抗病毒、降压作用。黄芩的各种成分对对喂饲高脂饮食所致的高脂血症、脂肪肝的动物有明显改善作用,黄芩中的黄酮对乙醇所致的动物血清和肝中甘油三脂上升有改善作用。对肝过氧化脂质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对给予过过氧化脂质抽致肝损害有治疗作用,且能使实验动物的胆汁分泌量增加。《医学启源》言“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壅盛,必用之药”。

http://mmbiz.qpic.cn/mmbiz/yGOhyOyLlNY47l98Xw3CLHC4xiakOQic1oJ7jiaIFTgXJViadkpicUUvIxASCXXMJner32p0CvERDty1RKJRK1vJZAA/0

 

 

黄连,清心胃之火,并治肠胃湿热,是“三黄”中清热力量最强的药物适用于肠胃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呕吐,热病热盛所致的壮热烦燥、神识昏迷等。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有抗炎、抗病毒、健胃利胆作用,其抗炎作用以痢疾杆菌最为明显,因而对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所含的小薜碱能使胆汁分泌增加,分泌量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加,并有促进胆汁结合型胆红素排泄作用。小薜碱肌注、口服均可使血清胆固醇降低,其水浸液还能使动物实验性高脂血症水平降低。《本草正义》言“黄连大苦大寒,苦燥湿,寒胜热,能泻降一切有余之湿火,而心、脾、肝、肾之热,胆、胃、大小肠之火,无不治之”。 http://mmbiz.qpic.cn/mmbiz/yGOhyOyLlNY47l98Xw3CLHC4xiakOQic1ofkya2vZBTHXQqPMzibuZjL0TX2a9XkUkXMK6MVzzfAMuUCB5dCmhq3Q/0



黄柏,专入下焦肾、膀胱经,擅长于清利下焦湿热,并可制约偏亢的相火(下焦之火)。黄柏不仅能治实火,而且还可以治虚火,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急慢性肾炎、尿道炎、前列腺炎、子宫颈炎,以及虚热所致的骨蒸潮热五心烦热遗精频作更年期综合征等。

http://mmbiz.qpic.cn/mmbiz/yGOhyOyLlNY47l98Xw3CLHC4xiakOQic1oKhFfyBuVt41rAQMibRl6KByiashQPxlKMrRS2DzSP1zGcXZXLoLbtDaw/0

 




——摘自《家庭中医药》杂志2015年1月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5年03月23日
后一篇:2015年03月27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