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治疗不宜太数字化
(2009-09-09 10:51:23)
标签:
健康保健化疗白血病治疗 |
分类: 常见病&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 |
山东·黄衍强
近日接诊了一位中年女性急性白血病患者,血象极低,但幼稚细胞数很高,身体极度虚弱,上层楼都需要家人搀扶。患者自述,发病不到1年,共化疗11次。刚开始化疗时,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逐渐减少,身体状况也较好,不适症状达到完全缓解。接着医生又让其巩固化疗了几个疗程,谁知身体状况一次不如一次,疗效也越来越差,白血病细胞数不降,反而升上去了,还出现乏力、口疮、腹痛、尿血等症状。当时,西医大夫说白血病细胞数太高,还需要再继续化疗。但患者自觉身体状况以及经济条件均难以承受再次化疗,遂寻求中医药治疗。
化疗是当今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常用方法,可有效降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数,但化疗药物毒性太强,对人体损伤也很大,应适可而止。如果把目光仅是放在白血病细胞数的高低上,而不重视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免疫力,一味地应用化疗,虽然白血病细胞数暂时降下来了,但身体也垮了,最终白血病细胞数肯定还会再升上去。
现代医学也认识到,疗效再好的化疗药也不可能全部杀灭身体内的白血病细胞,而化疗后采用免疫疗法治疗,也就是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抑制和杀灭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成为最佳治疗选择。
中医血液病学科创始人吴翰香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方面有60余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对此深有体会。他在《怎样使急性白血病达到临床治愈》一文中说道:反复的定期化疗,往往在没有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时即半途夭折。其故在于化疗药物不生眼睛,没有智慧,良莠不分,在杀灭白血病病理细胞的同时也损害了正常细胞。至关重要的是其破坏了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贫血、出血和继发感染,使病情陷入不可挽救的地步。凡骨髓象连续3~5次以上完全缓解的病例,即可不必再去化疗,只需服中药调理,定期随访血象和骨髓象就可以了。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说,只要我们有充足的免疫力,就可以抵御外来的邪气;如果我们得病了,那肯定是免疫力不足了。打个比方,如果一个正常人的免疫力为10分,每次化疗降低1分,4个疗程下来免疫力降为6分。此时人体可能仅有脱发、乏力、食欲不佳、手足心热等轻微症状,但感觉不到化疗对人体造成的损伤。这时是配合中医药治疗提高免疫力最好的时候,大多可以延长化疗间期,甚至不再化疗。但在此时,有些患者、医生只是看到了白血病细胞数字的下降,想再接再厉,乘胜追击。于是再化疗4个疗程,免疫力降到2分。这时患者症状加重,出现便血、尿血、口疮、感染、高热不退等。由于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和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抗药,幼稚细胞数不降反增。这时虽然病重,采用中医药扶正兼顾祛邪,也许还有生存机会。但如果只盯着幼稚细胞的数字,再接着化疗下去,免疫力再下降,必然凶多吉少。就算是数字上完全缓解了,但自身免疫力没有完全恢复,此病就不可能治愈。
白血病患者化验单的数值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客观指标,并不能代表患者复杂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自身的感觉和体征是最直接的表现。因此,我们总结出一句话:感觉最重要,数字做参考,白血病患者治疗不宜太数字化。
(编辑